天半秋风鸣万松,芫花半落夕阳红。
寮烟暗锁仙坛古,野意深藏丹灶空。
人採紫芝何处觅,我来白昼不相逢。
一声箫管笑扬袂,秋色满怀诗兴浓。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游杨梓岩》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空中秋风吹响万株松树,芫花已有一半凋零,夕阳染红了天边。仙坛古寺里,寮烟笼罩,丹灶空空,野意深深藏匿。人们去采摘紫芝草,我却在白天无法相见。一声箫声,一曲管乐,笑着挥舞袖袍,秋色满怀,激发了浓郁的诗兴。
诗意和赏析:
《游杨梓岩》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游山玩水之情。诗中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秋风吹过,万株松树发出声响,给人一种宁静、凉爽的感觉。芫花已有一半凋零,夕阳染红了天边,表现了秋日的凄美和渐次消逝的时光。诗人描述了古寺里的景象,寮烟笼罩,丹灶空空,野意深深隐藏,给人以神秘而古朴的感觉。诗人感叹人们去寻找紫芝草的地方,而自己却无法在白天与他们相见,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感慨和思索。最后,诗人以箫声、管乐和笑语描绘了自己的形象,秋色充满胸怀,激发出了浓郁的诗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游山玩水的情趣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写景手法,使诗句充满了美感和意境。同时,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了一种思索与超脱的情绪,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枯时始见花。
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烂熳绿苔前,婵娟青草里。垂栏复照户,映竹仍临水。骤雨发芳香,回风舒锦绮。孤光杂新故,众色更重累。散碧出疏茎,分黄成细蕊。游蜂高更下,惊蝶坐还起。玉貌对应惭,霞标方不似。春阴怜弱蔓,夏日同短晷。回落报荣衰,交关斗红紫。花时苟未赏,老至
都下灯前别酒阑,我归江国子闽关。鲤鱼不赐书来去,蝴蝶犹将梦往还。抵掌伊吾灰壮志,折腰彭泽汗衰颜。十年以后来相问,收拾俸余归买山。
片席出林杪,惊碍阁树枝。划空争鸟疾,抱水受风迟。却认此身住,翻看彼岸移。欲分衣上冷,交臂短窗时。
南山老,还记少陵诗。七十古来稀。清池拥出红蕖坠,西风吹上碧梧枝。趁今朝,斟寿酒,记生时。也不羡、鲲鹏飞击水。也不羡、蛟龙行得雨。人世事,总危机。扶床正好看孙戏,舞衫不要笑儿痴。更埙篪,三老子,鬓如丝。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