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涂歌里咏喧,鹑衣百结过苏天。
九重亲擢公为此,百姓皆云我自然。
五马重来寻墨沼,一麾又去镇闽川。
庙堂相位犹虚左,已筑沙堤在日边。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送王待制自温州移镇三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春暖涂歌里咏喧,
鹑衣百结过苏天。
九重亲擢公为此,
百姓皆云我自然。
五马重来寻墨沼,
一麾又去镇闽川。
庙堂相位犹虚左,
已筑沙堤在日边。
诗意:
这首诗词是白玉蟾送别王待制离开温州,移镇三山的作品。诗人以春暖融融的气氛开篇,描绘了温州的繁华景象,形容喧闹的歌声充斥在涂(温州地名)中。接着提到王待制穿着朴素的鹑衣,百结(指鞋子的绑法)过了苏天(指苏州),即将前往新的岗位。九重指的是官阶的高低,表示王待制受到高层的赏识才得到这个职位,而百姓们都说这是理所当然的。接下来,诗人以五马重来,寻找墨沼(地名)的方式来暗示王待制的辛勤努力,一麾(一声令下)又去镇守闽川(地名),表达了他的忠诚和使命感。最后两句诗以庙堂相位犹虚左来形容王待制在朝廷中的地位尚未稳固,但他已经在日边(指东南地区)筑起了沙堤,暗示他在新的岗位上会继续努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具体的描写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王待制的赞美和送别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地名和典故,展示了作者的广博知识和对地理、历史的了解。描绘温州的繁华景象,表现了社会的繁荣和热闹,为后面的送别增添了一种对比。诗人以简洁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王待制的敬佩和赞赏,同时也透露出对他未来成功的期望。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王待制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期许和祝福。
春去也,白雪尚飘零。万里归人骑快马,到家时节藕花馨。那更忆长城。妾薄命,两鬓渐星星。忍唱乾淳供奉曲,断肠人听断声。肠断泪如倾。
天威煌煌,山龙采章。庭实旅百,上公奉觞。拱揖群后,端委垂裳。永锡难老,万寿无疆。
毵毵柳色绿垂齐,草引青天去自迷。人说春园有寻路,我嗟荒径正行泥。蝶多平日浑如梦,花好谁家又有蹊。儿女狂娇随马逐,高眠可惜日垂西。
酌。廷秀求词,醉中赋此紫宸朝罢,东风吹到谪仙家。貂裘抖擞尘沙。一室窗明几净,人境独清华。有息斋名画,殿帅高茶。主人意佳。道分手、即天涯。何事相逢不饮,戚戚嗟嗟。黄封旋拆,有鹅腊、鸡朐与兔*。公不饮、孤负梅花。
破镜生儿借似金,晨昏不敢离烟林。羽毛长就飞求食,聚口纷争吃母心。
岁事方虞旱,山行敢愿晴。雨花才若洒,冰霰忽如倾。孤役宁私己,群生足慰情。泉源滋久竭,陇亩动深耕。冷落三家住,凌兢独木横。暂从求束緼,还是问前征。冻雀成频坠,荒鸡误晓鸣。忆儿衣孰挽,怀弟艇犹撑。便可锄三径,因之治短檠。丰年今可必,与汝沃藜羹。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