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阳归去太康年,石灶灰寒古洞前。
笑斩白龙横蓼岸,醉骑黄鹤步云天。
金丹玉屑不复得,铁臼石函犹宛然。
四十二口家何在,猿啸西山柏树烟。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题玉隆宫壁》是宋代白玉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旌阳归去太康年,
石灶灰寒古洞前。
笑斩白龙横蓼岸,
醉骑黄鹤步云天。
金丹玉屑不复得,
铁臼石函犹宛然。
四十二口家何在,
猿啸西山柏树烟。
诗意:
《题玉隆宫壁》这首诗以太康年间旌阳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系列图景和情感。诗中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家园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变迁和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以婉约派的风格写就,通过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传达了一种哀叹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情绪。下面逐句进行赏析:
"旌阳归去太康年",旌阳是诗中的地名,指的是诗人离开的地方。"归去太康年"表示以前的岁月已经过去,暗示着岁月的流逝。
"石灶灰寒古洞前",这句描写了一个寂寞冷落的景象,石灶已经冷却,寓意着往事已经消逝。"古洞前"则是指古老的洞穴,暗示着过去的岁月已经成为历史。
"笑斩白龙横蓼岸",白龙是传说中的神兽,这里用来象征困扰诗人的困境,诗人以笑声斩断烦恼,表达了对困境的坚韧和乐观。
"醉骑黄鹤步云天",黄鹤是神话中的仙鸟,诗人借喻自己醉心于诗文创作,意境超脱尘世,追求卓越。
"金丹玉屑不复得,铁臼石函犹宛然",这里表达了对逝去的荣华富贵的追忆和无可复得的感慨。金丹和玉屑是道家修炼的象征,铁臼和石函则表示诗人曾经的努力和追求。
"四十二口家何在,猿啸西山柏树烟",这句表达了对家园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四十二口家指的是诗人的家庭,诗人在外游历,思念家人。猿啸西山柏树烟,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逝去岁月和家园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人生变迁和无常的感慨,展示了一种哀叹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情绪。
华林幽胜地,胡氏旧门闾。四远来名士,一家常义居。素风殊不坠,儒业未曾虚。何日谐寻访,琴棋万卷书。
道路长年笑此身,绝怜尘土涴衣巾。飞花数点已愁客,归雁一声如唤人。州县驱驰君欲老,江湖流落我常贫。相逢却恨成匆遽,不醉沙头烂熳春。
并舞连歌意态新,水晶宫里向无尘。一时风月谁能许,要是君家两玉人。
新晴窗日弄春妍,幌小屏深意自便。长恨病多妨痛饮,却缘客少得安眠。雏莺故故啼檐角,飞絮翩翩堕枕前。欲著衣裳还嬾起,重寻残梦一悠然。
忽闻高柳噪新蝉,厌暑情怀顿豁然。庭槛夜凉风撼竹,池塘香散水摇莲。鲈鱼鱠忆奔江浦,焦尾琴思换蜀弦。莫遣金樽空对月,满斟高唱混流年。
汉廷荣巧宦,云阁薄边巧。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