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色月护帘栊,随分芙蓉数点戏。
茶鼎擅场文武火,酒杯争道圣贤中。
小游退舍三边静,甲子占晴二麦丰。
乐事赏心无过此,不关花信几番风。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酬黎粹元夕》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淡黄色的月亮守护着窗棂,
伴着几朵芙蓉轻柔嬉戏。
茶鼎善于展现文武之火,
酒杯争相称道圣贤之中。
小游离开喧嚣,静享宁静,
今年丰收,吉庆晴朗。
欢乐的事情无比愉悦,
与花信无关,几番风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元夕之夜的景象。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窗棂上的淡黄色月亮,月光下芙蓉花轻盈地嬉戏。在这个夜晚,茶鼎上的文火和武火展现了它们各自的才能,而酒杯则争相赞美其中的圣贤。与此同时,作者选择远离纷扰,享受宁静的小游,感受着岁月静好的美好时光。在这个甲子年,丰收的景象与晴朗的天气相得益彰。作者认为,这样的欢乐事情是无法超越的,不受花开凋零的风雨所干扰。
赏析:
《酬黎粹元夕》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而愉悦的元夕夜晚。诗中运用了色彩和自然景物的意象,以及对茶和酒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宁静的追求。通过描述文武之火和圣贤的称道,诗中还蕴含了对智慧和品德的赞美。整首诗情感平和,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欢乐和丰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和风雨变幻的超越。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宁静、欢乐和美好生活的情怀。
层层楼阁捧昭回,元是钱王旧战台。山色不随兴废去,水声长逐古今来。年光似月生还没,世事如花落又开。多少英雄无处问,夕阳行客自徘徊。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
广陵河上路,炀帝昔曾过。不见琼花发,犹传《玉树》歌。台荒衰柳在,宫废乱萤多。欲问前朝事,悲风起夕波。
帝里风光二月新,西湖几队踏青人。杏花时节偏饶雨,杨柳门墙易得春。或是或非尘里事,无穷无达醉中身。五陵年少夸豪举,寂寞诗家戴叔伦。
满合圆如玉箸匀,一开喜气顿生春。非君与我谁知味,俗客惟夸嗜八珍。
明艳注秋波。轻松绾髻螺。怕逢人、先敛双蛾。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梁绕忆清歌。兰舟肯再过。为他垂泪染香罗。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