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敬古君子,公平贤大夫。
笔端知已有,券外得心无。
落日摇墙竹,凄风堕井梧。
蓄深施不尽,留与读书符。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挽李丞》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笃敬古君子,公平贤大夫。
笔端知已有,券外得心无。
落日摇墙竹,凄风堕井梧。
蓄深施不尽,留与读书符。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已故李丞(官职名)的悼念和赞美。诗人洪咨夔笃信古代的贤臣君子,对李丞的品德和才能表示了深深的敬意。诗中提到,李丞的才华和见识已经通过他的笔端流传开来,虽然他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和思想却永远存在于人们心中。同时,诗人也描绘了落日时分摇曳的墙上的竹子和凄凉的风吹落的井旁梧桐,传达出对逝去的李丞的哀思和无尽的惋惜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李丞的深深怀念和对他留下的书籍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对李丞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如落日和风吹落的树叶,增强了诗词的凄凉氛围。这种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的手法在宋代的诗词中相当常见。诗人将李丞称为"古君子"和"贤大夫",显示了他对李丞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赞赏。诗人还通过"券外得心无"表达了李丞思想的广阔和超越物质的境界。最后两句"蓄深施不尽,留与读书符"表明了李丞所留下的书籍是无尽的智慧之源,值得人们珍视和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既表达了对已故李丞的悼念和怀念之情,也表达了对他高尚品德和才能的赞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诗人成功地将他的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使诗词具有感染力和思考的价值。
领合号亲贵,光宗始用儒。谅惟医国手,果验活人书。负郭可税驾,行田宜蹇驴。相看满川月,无计遣长须。
绛萼红腮带露肥,烧要长近禁烟期。且容北郭通邻径,若比南枝较发迟。曲水岩边寻旧事,卖花担上拣繁枝。香鞯一色垂杨路,何似吴王宫里时。
墨谈名高笔有花,胸中五色补皇家。谏书夜奏常焚稿,讲舌时乾每赐茶。秘祝重寻丹灶火,长生元笑紫河车。新诗有味知何似,双井春来试白芽。
积水还平岸,春来引郑溪。旧渠通郭下,新堰绝湖西。嵩少分明对,潇湘阔狭齐。客游随庶子,孤屿草萋萋。
送客飞鸟外,城头楼最高。樽前遇风雨,窗里动波涛。谒帝向金殿,随身唯宝刀。相思灞陵月,只有梦偏劳。
并州令尹古人风,淮海相忘十载中。丽句晓披花绰约,清谈初扣玉丁东。追攀昔共猗玕子,嗜好今同桑苎翁。所惜华船轻解繂,未窥笠泽故书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