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敬和老人览镜》

西谷柴车手自巾,风吹不到庾郎尘。
回光返照千江月,复命归根一点春。
永昼同窗陶处士,凉宵专席竹夫人。
徐公好丑浑休问,认取青铜镜裹真。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敬和老人览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敬和老人览镜

西谷柴车手自巾,
风吹不到庾郎尘。
回光返照千江月,
复命归根一点春。
永昼同窗陶处士,
凉宵专席竹夫人。
徐公好丑浑休问,
认取青铜镜裹真。

诗词中的"敬和老人"指的是诗人自己。这首诗以观赏镜中自己的形象为主题,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

诗词描绘了诗人坐在西谷柴车上,自顾自地捂脸,遮挡住了自己的面容,风吹不到他的面颊,也无法吹起他的胡须上的尘土。这里的西谷柴车可以理解为一种寻常的庶民生活场景,而庾郎尘则是指高门显贵之人的尘土,意味着诗人远离了尘世的浮躁。

接下来,诗人观照镜中的自己,看到镜中的自己犹如回光返照的月亮,倒映在千江之上。这里的回光返照象征着岁月的回溯和反思,而千江月则是对广阔的世界和时间的暗示。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思考。他认为自己的命运归根结底只是一点春光,即使经历了岁月的变迁,归根到底只是一种本真而纯粹的存在。永昼同窗陶处士和凉宵专席竹夫人则是指诗人和他的伴侣,诗中显露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珍惜和对情感的思念。

最后两句"徐公好丑浑休问,认取青铜镜裹真"表达了诗人对外貌的不重视。他告诫读者不要去过多关注他的外表,因为真正的本质无法通过外貌来判断。徐公是徐玠的别称,他是北宋的一位宰相,这里的徐公好丑指的是外貌的美丑。青铜镜是古代常用的镜子材料,诗人认为真正的本质被青铜镜所裹住,暗示外表并不能完全展现一个人的内在。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强调了本真和内在的价值,并以镜子作为象征,将外貌和内在进行对比,传达了一种深邃的哲理。

  • 《清音河河上小桥晚眺》

    电光撩眼烂生寒,撒米攒星有是观。但得灯浓任月淡,中天尽好付谁看。

  • 《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

    习家寒食会何频,应恐流芳不待人。已爱治书诗句逸,更闻从事酒名新。庭芜暗积承双履,林花雷飞洒幅巾。谁见柰园时节共,还持绿茗赏残春。

  • 《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

    乳花翻椀正眉开,时苦渴羌冲热来。知味者谁心已许,维摩虽默语如雷。

  • 《谢王景之用前韵见寄》

    诗卷舞西风,翩然入眼中。健回追电马,清落唳霜鸿。遗我宝吴缟,逢人称相红。但存山上果,谁道剥为穷。

  • 《杂感》

    平生所闻宋华子,病忘乃与知道邻。老夫历尽世间事,始觉此公真可人。

  • 《閒看佛书》

    金仙入汉梦,始闻佛法东。梁武好尤笃,上下争尊崇。寻译到李唐,伽蓝栋宇充。煌煌五千卷,披读未易终。楞严明根尘,金刚了色空。圆觉祛禅病,维摩现神通。四书皆等教,真可发愚蒙。我常日寓目,清晨课其功。油然会心处,喜乐浩无穷。寄语看经人,勿堕文字中。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