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官身是客身,下车随意踏芳尘。
空蒙山色雨非雨,冷淡花梢春自春。
裘弊黑貂犹耐老,褐移紫凤未全贫。
青帘垂脚游丝外,到处东风似故人。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安泰》是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是官身是客身,
下车随意踏芳尘。
空蒙山色雨非雨,
冷淡花梢春自春。
裘弊黑貂犹耐老,
褐移紫凤未全贫。
青帘垂脚游丝外,
到处东风似故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洪咨夔对官场生涯的反思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诗人以"官身"和"客身"作对比,表明自己并非官员身份,而是游离于官场之外的自由身份。他随意下车,踏着芳尘行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他观赏着山色,却感觉虚幻,雨却似乎并非真正的雨水;他在花梢上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但这种感觉却是冷漠的,与春天的本质有所不同。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人生和世间事物的淡漠态度。
在生活中,诗人的衣裘已经破旧,但他仍然佩戴着黑貂皮,这象征着他的品味和气质仍然保持不凡,即使年岁已高。他的衣着从简,但并不代表他贫穷,他的内心依然充满了自尊与自信。他的红褐色衣服虽然没有官袍那般华丽,但他仍然可以拥有紫凤羽毛的华丽,这象征着他的内心世界富有光彩。这种富有内涵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自在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闲适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东风的温暖,仿佛东风是他熟悉的朋友。这种感受让他感到处处都有故人的氛围,给予他温暖和安慰。
赏析:
《安泰》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身身份的明确界定,以及对自然和物象的描绘,传达了他对官场虚幻和冷漠的看法,以及对简朴自在生活的追求。诗中的意象清新自然,语言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淡泊和内心富足的追求。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平和与宽容。
今日到桐庐,登堂拜寿母。□□□□□,□□□□□。人间富豪儿,吾事弗如汝。汝纵□□□,□□□□□。□□□□□,□□□□□。
石,石,阴黑,阳白。岸胚胎,山骨骼。天地鎔铸,鬼神刻画。鲲鲵张怒眼,虎兕交斗额。敲如温玉声清,洗似精钢色碧。花边矹尔尽奇品,林下礴然无俗格。冰霜惨冽坚操不移,尘土昏冥孤标自隔。峣矹独立见到侍中家,磊落群居在牛丞相宅。昔时大士常命汝曰听徒,今日衰翁且对君为佳
醉日昔闻都下酒,何如今喜折新茶。不堪病渴仍多虑,好向灉湖便出家。
茅屋三间书掩扉,遮藏足得讼前非。雨馀燕踏竹梢下,风动蝶随花片飞。闲自钩帘通野色,时因酌酒见玄机。思乡化作身千亿,底事柳侯深念归。
陇头水,千古不堪闻。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细响风凋草,清哀雁落云。
澹景微阴正送梅,幽人逃暑瘿楠杯。水花移得和鱼子,山蕨收时带竹胎。啸馆大都偏见月,醉乡终竟不闻雷。更无一事唯留客,却被高僧怕不来。佳树盘珊枕草堂,此中随分亦闲忙。平铺风簟寻琴谱,静扫烟窗著药方。幽鸟见贫留好语,白莲知卧送清香。从今有计消闲日,更为支公置一床。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