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拍天梯,夕舂堕寒浦。
潭潭水晶宫,滟滟赤金柱。
汞炉煮丹砂,酿作九霞醑。
阳侯醉而狂,唤起烛龙舞。
湿红照白发,客子有酒所。
举鞭问同来,扶桑在何许。
同来狂更甚,摇手作虏语。
上流屠鲸鲵,流血一川雨。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大云寺同王翚父晚归》是洪咨夔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风拍打着天梯,
夕阳洒落在寒冷的浦滩。
水面犹如晶莹的宫殿,
闪烁着金色的柱子。
汞炉中煮着红色的丹砂,
酿造成美味的九霞醑。
阳侯陶醉而狂舞,
唤醒了烛龙翩翩起舞。
湿漉漉的红光映照着白发,
客人们有酒可享用。
举起鞭子问同来的人,
扶桑在何处?
同来的人更加狂热,
摇手说着虏语。
上游杀戮巨鲸和鲵,
血流成河,如大雨一般。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壮丽场景。从春风拍打天梯、夕阳洒落寒浦到水面的水晶宫殿和金色柱子,以及汞炉中的丹砂和酿造的九霞醑,展示了美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精彩活动。阳侯的陶醉和狂舞唤起了烛龙的起舞,而湿漉漉的红光映照着白发的人们享受着美酒。然后诗人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通过举起鞭子问同来的人,表达了对扶桑(古代对日本的称呼)位置的好奇。最后,诗人以血流成河的景象来描绘上游杀戮的场面,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忧伤和战争的暗示。
赏析:
《大云寺同王翚父晚归》以其奇幻的景象和瑰丽的描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和浪漫的世界,展示了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壮丽场面。诗中细腻的意象和形象描写,如春风拍打天梯、水晶宫殿和金色柱子等,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愉悦。诗人还通过阳侯的陶醉和狂舞、红光映照白发的客人们享受美酒等描写,展现了人们在这个奇幻场景中的欢愉和放松。然而,诗人在最后几句中描绘了上游杀戮的景象,给整首诗词带来了一丝忧伤和战争的暗示,使得整体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描写和意象,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与人类活动的感悟,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美和残酷的深思。
总之,《大云寺同王翚父晚归》以其奇幻的景象、丰富的意象和复杂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得到视觉和感官上的愉悦,同时也引发对于人类活动和战争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洪咨夔作为一位宋代诗人的才华和对艺术表达的独特见解,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闻君仙袂指洪涯,我忆情人别路赊。知有欢娱游楚泽,更无书札到京华。云间驿阁连江静,春满西山倚汉斜。此处相逢应见问,为言搔首望龙沙。
□公三十岁,死守汉阳城。焉得江陵阃,能支鄂渚兵。椿庭才不起,槐府已无情。最恨木绵鬼,乾坤一掷轻。
先生受用晚萧然,日晏厨荒突未烟。说与儿童休懒觅,摘来丹实可加笾。
寥落留三径,柴扉对楚江。蟏蛸集暗壁,蜥蜴走寒窗。松盖欹书幌,苔衣上酒缸。平生断金契,到此泪成双。
枕上还乡枕上回,更更点点把人催。雨将苔砌滴到晓,风拣荻帘疏处来。每到凋年每多感,不教睡眼不曾开。来霄我识华胥路,莫近茶瓯近酒杯。
三月春将尽,空房妾独居。蛾眉愁自结,鬓发没情梳。□□□□□,□□□□□。□□□□□,□□□□□。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