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答吴叔永叔长二绝》

刮霜面目澹无华,落落孤山处士家。
若使世间蜂蝶觉,光风纵好不成花。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答吴叔永叔长二绝》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刮霜面目澹无华,
落落孤山处士家。
若使世间蜂蝶觉,
光风纵好不成花。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清贫而淡泊的山居士人。他的面容像被霜刮过一样朴素无华,住在孤山之中的小屋中。即使他的美丽和才华让世人如蜂蝶一般为之倾倒,但他却像光风一样自由自在,不受外界的诱惑,不为名利所动,因此他的美丽和才华无法开花结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个隐逸山居士的形象。首句“刮霜面目澹无华”用几个简单的词语刻画出了士人朴素无华的外表,表达了他对物质享受的淡漠态度。接着,诗人用“落落孤山处士家”描绘了士人孤独而宁静的生活环境,强调了他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心态。

诗的下半部分,作者通过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士人的淡泊和超脱。他说,即使他的美丽和才华让世人如蜂蝶一般觉醒,但他并不追求外界的赞美和追捧,因为他像光风一样纵然好看,却无法成为花朵。这里的“光风”象征着纯真无邪而自由的精神境界,与世俗的荣华富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对“光风”和“花”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士人追求内心的高尚和超脱世俗的态度。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自由和高尚境界的主题。洪咨夔通过描绘山居士的生活和心态,表达了自己对于纷繁世俗的疏离和追求内心真实的向往,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清静和自由的心态和理想。

  • 《挽新昌王明府吉甫》

    不见高人祗自悲,每哦佳句望乌衣。浣花风月参谋去,采药溪山茂宰归。万里险艰头已白,半生功业梦还非。阿戎盍上青云路,奕世清门要发挥。

  • 《京口怀洛阳旧居,兼寄广陵二三知己》

    川阔悲无梁,蔼然沧波夕。天涯一飞鸟,日暮南徐客。气混京口云,潮吞海门石。孤帆候风进,夜色带江白。一水阻佳期,相望空脉脉。那堪岁芳尽,更使春梦积。故国胡尘飞,远山楚云隔。家人想何在,庭草为谁碧。惆怅空伤情,沧浪有馀迹。严陵七里滩,携手同所适。

  • 《赵振文传借琉璃灯铺写山水人物一烛发明百巧》

    古称净琉璃,物现我常寂。胡为自争妍,照耀出痕迹。坐有求心客,骇目不忍看。愿息终岁劳,留作袖手安。

  • 《东合雨中》

    直合时偷暇,幽怀坐独哦。绿苔人迹少,黄叶雨声多。云结愁阴重,风传禁漏过。瑶图新嗣圣,玉寒久包戈。相府文书简,丰年气候和。还将凤池句,聊杂野人歌。

  • 《次韵琛庭即事》

    吏尘飞不到,官况尽凄凉。实货归周府,虚名属晋堂。日移槐影转,风细荔花香。若问公私事,閒蛙话最长。

  • 《题渊明像》

    漉酒不孤头上巾,醉来万事等浮尘。谁家三径无松竹,肯说昨非能几人。仕晋何心更仕刘,知几闻早去来休。多君不肯腰轻折,非为区区县睿邮。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