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
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夏至过东市二绝》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插遍秧畴雨恰晴,
牧儿顶踵是升平。
秃穿犊鼻迎风去,
横坐牛腰趁草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夏至时节过东市的景象。诗人描述了田间插秧的农民,雨后恰逢晴天,他们的劳作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还提到了牧童,他们骑着秃驴,带着牛群在草地上行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夏至时节农村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描写插秧的农民和牧童的形象,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平凡和勤劳。诗中的雨恰逢晴,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生动。诗人运用了一些动词和名词,如"插遍"、"顶踵"、"秃穿"、"迎风去"、"横坐"、"趁草行"等,使得诗句更富有动感和节奏感。整首诗以地道的农村景象为题材,表现了诗人对农民和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关注,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平和安宁的氛围。
这首诗词以其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夏至时节农村生活的场景,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远山浓淡几无影,远树高低略带行。不是模糊并纸败,无人知是米元章。
屈子沈渊日,年年旧俗忙。佳人夸彩缕,稚子竞新裳。铙鼓喧渔步,杯盘列象床。山翁独无事,燕坐只焚香。
湘东股肱守,心与帝乡期。舟楫中途蹇,风波复来思。嘉我常联翼,金貂侍玉墀。迹参前马圣,名缀鬻熊师。寒暑一何速,山川远间之。宁知洞庭上,独得平生时。精意微绝简,从权讨妙棋。林壑为予请,纷霭发华滋。流赏忽已散,惊帆杳难追。送君在南浦,侘傺投此词。
到底不能成一曲。
旷野杳无际,孤舟齐鲁间。河流东下险,天气北来寒。古道苍烟迥,长亭落照间。微茫云水外,一点是梁山。
逗晓褰帏著彩衣,忽惊庭户有光辉。缓将柏叶随觞举,细看梅花伴雪飞。阿堵无心来润屋,诗仙有句到柴扉。酒酣笑共儿曹说,去岁如今归未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