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何蕃似,悬知母训贤。
市赊留客酒,邻贷买书钱。
苦过莲心后,甜回蔗境边。
一朝风木憾,谁与问苍天。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李致远母夫人挽诗二首》是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子何蕃似,
悬知母训贤。
市赊留客酒,
邻贷买书钱。
苦过莲心后,
甜回蔗境边。
一朝风木憾,
谁与问苍天。
诗意:
这首诗词是洪咨夔以李致远的母亲为题材创作的,表达了对李致远母亲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绘,展现了母亲的教诲和家庭的温馨,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内心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赏析:
诗的开篇写到“有子何蕃似,悬知母训贤”,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作者认为自己的孩子与母亲相似,因此时常想起母亲的教诲和期望。接下来的两句“市赊留客酒,邻贷买书钱”描绘了家庭的生活琐事,暗示了作者的生活艰辛和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接下来的两句“苦过莲心后,甜回蔗境边”,通过对莲心和蔗境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乐的感悟。莲心代表着痛苦和困境,而蔗境则象征着甜美和安宁。作者经历了痛苦之后,才能感受到甜美的生活,从而更加珍惜和享受。
最后两句“一朝风木憾,谁与问苍天”,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困惑和迷茫。风木憾指的是不可预测的变化和命运的无常,作者感叹自己无法预知未来的命运和前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天命的疑问,希望能够找到答案。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家庭生活琐事的描绘,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思考。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个人的情感与普遍的人生哲理相结合,使诗词具有广泛的共鸣力,引发读者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
南浦维舟访,东堂抵榻眠。後期犹指日,轻别遂终天。墨妙今初贵,诗名久己传。清风如未坠,诸子更翩翩。
昔仰苏仙迹,今瞻弄玉身。岳灵朝捧剑,飙驭夜朝真。笙鹤声常近,烟霞到处新。原言承道荫,秘语慰斯民。
贺家湖东剡溪曲,白塔幽林声断续。雪中兴尽酒船空,境高地胜何由俗。谁结禅居在上方,山房屈曲随山麓。个中非动亦非静,自有白云檐下宿。
江上胥山古木阴,祠堂气象亦萧森。江云不散忧君色,山月犹明死国心。迁史简编今断缺,吴人牲酒日肥深。鄙怀异代悲忠烈,一拜威灵泪满襟。
佳人鲁山下,日弄清汉波。促弦调宝瑟,哀思感人多。咬哇秦缶击,冷落吨客歌。知音良不易,如此粲者何。
滞舟推若泥,逆水去如还。已历三辰次,才行十里间。千斯吾命薄,独尔破天悭。所赖圣贤事,其初不厌艰。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