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郾城客,对床如弟兄。
秋风双鬓改,落日寸心明。
终古方书在,随时局面更。
公余经济学,讲贯不嫌精。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黎德升出守眉州》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同是郾城客,对床如弟兄。
秋风双鬓改,落日寸心明。
终古方书在,随时局面更。
公余经济学,讲贯不嫌精。
诗意:
这首诗词是洪咨夔送别好友黎德升出任眉州守臣的作品。诗中表达了洪咨夔与黎德升情同兄弟的情谊,以及对黎德升为官远行的祝福和期望。诗人通过描绘秋风拂面使人的双鬓逐渐变白、夕阳余晖照亮内心的寂寞,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诗人认为时间不断变迁,但黎德升的才学和见识将永存于史册,并希望他能在任职期间不忘经济学的教诲,努力为民众谋福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首两句“同是郾城客,对床如弟兄”,表明了诗人与黎德升的亲密友谊,他们以兄弟之情相待,共同经历郾城的事物。接下来的两句“秋风双鬓改,落日寸心明”,通过描写秋风使人双鬓逐渐变白、夕阳余晖照亮内心的明亮,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和思念之情。
第三、四句“终古方书在,随时局面更”,表达了诗人对黎德升才学的赞美和将其名留青史的期望。诗人认为尽管时光流转不息,但黎德升的才学将永存于史册。最后两句“公余经济学,讲贯不嫌精”,则表明诗人希望黎德升在担任官职期间能运用经济学的知识,为民众谋取更多福祉。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友谊和离别的思考。通过对友情、离别和期望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黎德升的深情厚意,并表达了对他为官能够以经济学知识造福百姓的希望。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古道日凋弊,人心竞险薄。风雨晦朝暮,平陆变沟壑。归来寻故庐,六窗静犹昨。殷勤时拂拭,埃尘易侵剥。
何日长桥一酒船,簑衣摆尽世间缘。乘风弄笛多莲夏,吹火烹鲈欲雪天。山际烟云来有底,湖中风月浩无边。细看造化浑无老,只有朱颜易得年。
恩深骨髓谓慈亲,义重邱山是故人。归过嵩阳旧游地,□云收得薛萝身。
今秋已约天台月。(《纪事》)
妙制成春春未知,园工自出一家机。折旋夭矫龙蛇势,缭绕缤纷蛾蝶围。烟篆不生腾賸馥,月痕相倚衒清辉。西城纤巧仍如旧,只慨梨云昨梦非。
一生书剑遍天涯,两岁秋风喜在家。烂醉日倾无算酒,高眠时听属私蛙。园林夕照明丹柿,篱落初寒蔓碧花。便拟挂冠君会否?耳根不复耐喧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