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孙谦伯二首》

文妙生花笔,名成唤雪书。
处家贫似富,应物密如疏。
荐墨交黄绶,荣光照板舆。
出门车折轴,天理竟何如。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挽孙谦伯二首》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文妙生花笔,
名成唤雪书。
处家贫似富,
应物密如疏。
荐墨交黄绶,
荣光照板舆。
出门车折轴,
天理竟何如。

第二首:
才子今已逝,
才名自有馀。
风流骚客尽,
天下忽归徒。
一篇无用文,
万古骚人愚。
归去复何处,
空馀青楼舞。

诗意:
这首诗词是洪咨夔写给孙谦伯的挽诗,共分为两首。第一首诗描绘了孙谦伯文才出众、字迹如花,名声远播,他虽然家境贫寒,却能以深入细致的态度应物,妙笔生辉。他的才华得到了黄绶(官员品级的一种绶带)的赏识,光彩照耀着他的官职。然而,当他出门时,车轴却折断了,这使洪咨夔感到疑惑,对天理有所质问。

第二首诗是对孙谦伯逝去的致哀。诗人称赞孙谦伯是一位才子,虽然他已经离世,但他的才名却留存至今。然而,诗人感叹风流骚客们的才华纷纷消逝,世间名流的辉煌转瞬即逝。一篇篇华美却无实用价值的文学作品,使千古以来的才子们显得愚昧。诗人问道,孙谦伯归去之后去了哪里?只剩下空空的青楼舞蹈。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给孙谦伯的挽诗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美和哀思。第一首诗通过对孙谦伯才名和生活境况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应对现实困境的能力。然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天理的疑问,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第二首诗则是对孙谦伯逝世的反思。诗人在称赞孙谦伯才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骚客们及其作品的批评。诗人感叹才子们的辉煌往往只是短暂的,而他们的作品往往缺乏实用价值。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孙谦伯的思念和对人生的迷茫,青楼舞蹈象征着虚华和浮躁的世俗欢愉。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孙谦伯和其他才子们的命运和作品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它展现了才子的辉煌与消逝、名利与虚华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索。

  • 《悼王子开五首》

    南浦维舟访,东堂抵榻眠。後期犹指日,轻别遂终天。墨妙今初贵,诗名久己传。清风如未坠,诸子更翩翩。

  • 《赠张炼师二首》

    昔仰苏仙迹,今瞻弄玉身。岳灵朝捧剑,飙驭夜朝真。笙鹤声常近,烟霞到处新。原言承道荫,秘语慰斯民。

  • 《倚吟阁》

    贺家湖东剡溪曲,白塔幽林声断续。雪中兴尽酒船空,境高地胜何由俗。谁结禅居在上方,山房屈曲随山麓。个中非动亦非静,自有白云檐下宿。

  • 《题吴山伍子胥祠》

    江上胥山古木阴,祠堂气象亦萧森。江云不散忧君色,山月犹明死国心。迁史简编今断缺,吴人牲酒日肥深。鄙怀异代悲忠烈,一拜威灵泪满襟。

  •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

    佳人鲁山下,日弄清汉波。促弦调宝瑟,哀思感人多。咬哇秦缶击,冷落吨客歌。知音良不易,如此粲者何。

  • 《乙丑十一月十一日决狱次日迎帅舟中赋二诗首》

    滞舟推若泥,逆水去如还。已历三辰次,才行十里间。千斯吾命薄,独尔破天悭。所赖圣贤事,其初不厌艰。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