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江头寄致远二首》

箕斗光移析木津,踏霜扶醉不惊尘。
夜寒应是梅花觉,半斂愁容婉侍春。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江头寄致远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箕斗光移析木津,
踏霜扶醉不惊尘。
夜寒应是梅花觉,
半斂愁容婉侍春。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北斗的光芒转移着析木津,
踏着霜来扶持醉酒者,不惊扰尘埃。
夜寒应该是梅花感觉到的,
微微收敛愁容,文雅地侍奉着春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象。

首先,诗中提到的箕斗,指的是北斗星,它的光芒移动着,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变化。这里用来描绘北方的寒冷和冬天的来临。

接着,诗人描述了一个人踏着霜前来扶持醉酒者,表现出温暖和关怀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和友爱。

然后,诗中表现出夜寒对梅花的触动,认为梅花应该能够感受到夜晚的寒冷。这里的梅花被赋予了感知和情感的能力,进一步强调了冬天的严寒。

最后两句,诗人以“半斂愁容婉侍春”来结束诗篇。这里的愁容可能指的是梅花,梅花在寒冷的夜晚中收敛着自己的愁容,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希望,表达了对生命的坚韧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寒冷的冬夜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和温暖关怀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和未来的美好期待。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