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淮西梦,危魂费九升。
一官遮日手,两地读书灯。
见客深藏舌,吟诗不负丞。
竹林虽有约,门户要人兴。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新息家叔》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风雨淮西梦,
危魂费九升。
一官遮日手,
两地读书灯。
见客深藏舌,
吟诗不负丞。
竹林虽有约,
门户要人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陈与义寄给新息家叔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写风雨交加的淮西梦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动荡和不安。他感叹自己的危险境地,却仍然付出努力,为了追求官职而不懈努力。诗中提到一官遮日手,指的是他为了追求官位而忍受着无法见到太阳的苦难。同时,他也提到了自己在两地读书的辛苦和孤独,以及他见客时谨慎保持沉默的态度。然而,他坚持吟咏诗篇,以表达自己不负使命的决心。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希望自己能在竹林里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开启门户,共同实现抱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官位和学业的追求,以及在追求之路上所经历的困难和孤独。通过风雨淮西梦的描绘,作者将自己的内心状态与外在环境相结合,表达了他的忧虑和挣扎。诗中的一官遮日手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他为了官位而默默奋斗的场景。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和对吟咏诗篇的执着,将诗歌作为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渴望,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共同实现理想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和坚持,同时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执着。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写,诗词也体现了宋代士人对官职和学业的重视,以及他们追求理想的决心和勇气。
赫赫会稽郡,潭潭府公居。一州胜绝处,毕集于庭除。秦望极高秀,千峰散江湖。蓬莱为收揽,远近争奔趋。溟渤无百里,登临失东隅。翚飞卧龙顶,便可窥方壶。丞相不独飨,故人盛招呼。兵廚列樽俎,宾次罗簪裾。杰阁坐褫带,危亭上肩舆。耄倪争指似,还见云间无。一月明白璧,五星
野景村家好,柴篱夹树身。牧童眠向日,山犬吠随人。地僻乡音别,年丰酒味醇。风光吟有兴,桑麦暖逢春。
落叶春风起,高城烟雾开。杂花分户映,娇燕入檐回。一见能倾产,虚怀只爱才。盐官虽绊骥,名是汉庭来。
隔岸茅茨低小,临溪草径横斜。杨柳已无余叶,芙蓉尚有残花。
百年富贵,一觉邯郸梦。识破中流退应勇。纵生前身後,得个虚名,褒贬处、一字由他南董。故园归去好,还肯同归,大厦如今有梁栋。对青天咫尺,列宿森然,君莫怪,不见少微星动。且拂袖、林泉作诗人,尽明月清风,笑人嘲弄。
我友焉之。隔兹山梁。谁谓河广。一苇可航。徒恨永离。逝彼路长。瞻仰弗及。徙倚彷徨。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