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叶柟惠花》

无住庵中老居士,逢春入定不衔杯。
文殊罔明俱拱手,今日花枝唤得回。

作者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叶柟惠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陈与义。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无住庵中老居士,
逢春入定不衔杯。
文殊罔明俱拱手,
今日花枝唤得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老居士在无住庵中的情景。他在春天来临时,静坐入定,不再沉迷于世俗的欢乐和饮酒。他悟到了佛法的真义,以至于就连文殊菩萨也无法理解他的境界,只能敬重地合十致敬。然而,今天的花朵却唤醒了他的回忆,使他感到心潮起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老居士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无住庵是禅宗的修行场所,而老居士在这里静坐入定,不沉迷于世俗的欢乐和物质享受。他放弃了喧嚣与浮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越。逢春入定,可以理解为他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更加专注于修行,与自然融为一体。

诗中提到的文殊菩萨是智慧菩萨,代表着智慧和见解的境界。文殊菩萨无法明了老居士的境界,说明他的修行已经达到了超越一般人认知的层次。文殊菩萨拱手合十,表示对老居士的敬意和钦佩。

然而,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老居士被花朵唤醒的情感。花朵作为春天的象征,象征着生机和美好。花朵的绽放唤起了老居士往事的回忆,使他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情感波动和生命的变迁。

整首诗词通过对老居士的修行和超脱的描绘,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同时,诗中的花朵与往事的回忆构成了一种对人生变幻和情感波动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词在简短的文字中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