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今年驼褐宽,邓州三月始春寒。
帘钩挂尽蒲团稳,十丈虚庭借雨看。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子今年驼褐宽,
邓州三月始春寒。
帘钩挂尽蒲团稳,
十丈虚庭借雨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陈与义在董氏园亭中漫步时的景象和感受。诗人描述自己身穿宽大的驼色衣服,象征着客人的身份,来到邓州园亭。尽管已经是三月,春天刚刚开始,但气温仍然寒冷。在园亭中,帘钩挂在蒲团上,固定住帘子,使其保持稳定。诗人站在虚空的庭院中,借着雨水观看景色。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董氏园亭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和情绪。整首诗词通过对客子形象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身份和角色。驼褐宽的衣服暗示着他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增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诗句中的“邓州三月始春寒”表达了春天初到时的寒冷感受,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化。董氏园亭中的景色通过帘钩挂满蒲团的描写,展示了一个静谧而稳定的场景,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最后两句“十丈虚庭借雨看”,通过虚庭和雨水的意象,给人以开放、广阔的感觉。诗人站在虚空的庭院中,借着雨水观看园亭的景色,展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引发读者对意境的遐想。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景物和情感,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通过对客子、园亭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借景抒发了自己的心境。
古道日凋弊,人心竞险薄。风雨晦朝暮,平陆变沟壑。归来寻故庐,六窗静犹昨。殷勤时拂拭,埃尘易侵剥。
何日长桥一酒船,簑衣摆尽世间缘。乘风弄笛多莲夏,吹火烹鲈欲雪天。山际烟云来有底,湖中风月浩无边。细看造化浑无老,只有朱颜易得年。
恩深骨髓谓慈亲,义重邱山是故人。归过嵩阳旧游地,□云收得薛萝身。
今秋已约天台月。(《纪事》)
妙制成春春未知,园工自出一家机。折旋夭矫龙蛇势,缭绕缤纷蛾蝶围。烟篆不生腾賸馥,月痕相倚衒清辉。西城纤巧仍如旧,只慨梨云昨梦非。
一生书剑遍天涯,两岁秋风喜在家。烂醉日倾无算酒,高眠时听属私蛙。园林夕照明丹柿,篱落初寒蔓碧花。便拟挂冠君会否?耳根不复耐喧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