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圆机论九流,纷纷骑鹤上扬州。
令之敢恨松桂冷,君叔但伤蒲柳秋。
汝海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
来牛去马无穷债,未盖棺前盍少休。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答元方述怀作》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与义。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不见圆机论九流,
纷纷骑鹤上扬州。
令之敢恨松桂冷,
君叔但伤蒲柳秋。
汝海蛇杯应已悟,
襄陵驹隙竟难留。
来牛去马无穷债,
未盖棺前盍少休。
诗词中的“圆机”指的是完美的机会,而“九流”则代表了各行各业的人。作者表达了自己没有得到合适的机遇,看不到成功的机会,而其他人却纷纷乘坐鹤鸣般的机会飞向扬州,实现了他们的理想和抱负。
诗中提到“松桂冷”和“蒲柳秋”,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境遇感到遗憾和失望。松桂是冬季的象征,蒲柳则是秋季的象征,暗示着作者的环境冷清和孤寂。
接着,诗中出现了“汝海蛇杯”和“襄陵驹隙”。这两个词语具有一定的隐喻意义。汝海蛇杯指的是一种神话中的宝物,象征着智慧和洞察力。襄陵驹隙则指的是一匹来自襄阳襄陵地区的良马,代表着出色的品质和潜力。通过使用这两个词语,作者在暗示自己应该已经有所觉悟和洞察,而襄陵驹隙却无法留住,可能是指作者未能抓住机会,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最后两句“来牛去马无穷债,未盖棺前盍少休”,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债务和劳累的痛苦的感叹。作者认为自己在生活中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和奔波,但仍未能解脱困境,因此呼唤着少些休息和放松。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未能得到机遇和成功的遗憾和不满,同时也对生活中的辛劳和债务感到厌倦。通过运用隐喻和象征,诗词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独树倚亭新月入,城墙四面锁山多。去年今夜还来此,坐见西风袅鹊窠。
朱帘乍卷层烟起。露华深浅初疑洗。困倚玉阑风。绮罗知几重。向人如有意。不醉何时醉。便得一枝红。犹胜两鬓空。
月斜孤馆傍村行,野店高低带古城。篱上晓花斋后落,井边秋叶社前生。饥乌索哺随雏叫,乳牸慵归望犊鸣。荒草连天风动地,不知谁学武侯耕。
燕目未归马未角,卞子抱玉无两脚。孤城食尽兵未却,度笮中怀挂一索。我辈於此酒宜酌,百岁千秋奈何乐。
寇叔情何厚,邮筒数得书。前春应上冢,能访酒家无。
浅量能消酒几杯,争如俗子厌人来。明朝定到梅山下,不管梅花开未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