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留别天宁永庆乾明金銮四老》

我生能几何,两脚疲世故。
忽破巴丘梦,还寻邵阳路。
穷乡得四老,足以慰迟暮。
胜事远公莲,深心懒残芋。
本是群山云,暂聚当别去。
那知天风便,不得还相聚。
凡情我未免,临别吐幽句。
慎勿过虎溪,晓霜侵杖屦。

作者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与义所写的《留别天宁永庆乾明金銮四老》。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生能几何,
两脚疲世故。
忽破巴丘梦,
还寻邵阳路。
穷乡得四老,
足以慰迟暮。
胜事远公莲,
深心懒残芋。
本是群山云,
暂聚当别去。
那知天风便,
不得还相聚。
凡情我未免,
临别吐幽句。
慎勿过虎溪,
晓霜侵杖屦。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陈与义对离别的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中主要描绘了作者在临别时的情绪和对四位老友的告别。作者认为自己的一生能有多少时光,身心已经疲惫于尘世的纷扰。他在梦中突然醒悟,想要重新找回曾经追寻的邵阳之路。最终,在这个陌生的穷乡,作者找到了四位老友,他们的相聚成为了作者晚年的一种慰藉。作者感叹胜利的事物离自己很远,但对于朋友的相聚,他却一直懒得放下。他们原本是像群山上的云一样暂时聚集在一起,却不知道天风会将他们分散。面对离别,作者倾吐了自己的情感,希望朋友们珍重,不要走过虎溪,早晨的霜已经侵袭了拐杖和鞋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惜。通过对自己生命的思考和追问,作者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思。他的心灵在离别时感到无法舍弃,对于友情的珍视和不舍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深厚情感。整首诗以意境深远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通过对山、云、风、霜等元素的描绘,增强了离别的凄凉感。作者的真挚情感和对友谊的刻骨铭心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感人的力量。最后两句以警示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们行路的关切,也彰显了他对友情的珍重。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又渗透着友情的温暖,给人留下深深的思考和感动。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情态云閒,身心月寒。鼻孔气出快,髑髅津沥乾。鳞龙游跃兮雨翻雷吼,鲲鹏变化兮海运风抟。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为齐臣子者,此日若无闻。独有王孙贾,能知慰倚门。

  • 《望吴亭次黄二尹韵》

    东望长安山复山,数峰还出两峰间。搅衣来即三年戌,引客聊为一日闲。身似暮云低更好,心如归鸟倦知还。圣朝倘得收遗物,叹息搔头鬓已斑。

  • 《日暮》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 《南郊草堂为陈天锡赋》

    选胜南郊结草堂,幽清绝似午桥庄。林鸠唤雨山光暝,畦稻舒花水气长。携酒秋清观纳稼,杖藜春晚看条桑。粢盛献享修祠罢,合族筵开乐未央。

  • 《淳熙二年发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十一首》

    珉玉玢幽,裹蹄精良。既刻厥文,亦铸之章。象德维河,至静而方。辅我光尧,万夺无疆。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