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蜡梅》

智琼额黄且勿夸,回眼视此风前葩。
家家融蜡作杏蔕,岁岁逢梅是蜡花。
世间真伪非两法,映日细看真是蜡。
我今嚼蜡已甘腴,况此有味蜡不如。
只悉繁香欺定力,薰我欲醉须人扶。
不辞花前醉倒卧经月,是酒是香君试别。

作者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蜡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与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智琼额黄且勿夸,
回眼视此风前葩。
家家融蜡作杏蔕,
岁岁逢梅是蜡花。
世间真伪非两法,
映日细看真是蜡。
我今嚼蜡已甘腴,
况此有味蜡不如。
只悉繁香欺定力,
薰我欲醉须人扶。
不辞花前醉倒卧经月,
是酒是香君试别。

诗意和赏析:
《蜡梅》这首诗描绘了蜡梅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并通过对蜡梅的赞美来表达一种独立自强的精神态度。

诗的开头,作者提到智琼额黄(智琼,指蜡梅的花朵),并表示不需要过多夸奖它的美丽。回眼视此风前葩,指的是回头看这些花朵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家家融蜡作杏蔕,意味着每个家庭都将蜡烛融化成梅花的形状。岁岁逢梅是蜡花,表示每年都有蜡梅花开放。

诗的下半部分,作者讨论了真伪的问题。他说世间真伪非两法,映日细看真是蜡,指出只有在阳光下细细观察,才能辨别真假。他尝过蜡已甘腴,认为蜡梅的味道胜过真正的蜡。这里,蜡的意象被用来表达蜡梅的独特之处,即其外观和味道与真正的蜡相似。

最后两句,作者通过描述蜡梅的香气欺骗了他的感官,让他陷入迷醉之中,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清醒过来。他说不辞花前醉倒卧经月,是酒是香君试别,表达了对蜡梅的痴迷和对现实的超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蜡梅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独立自强精神的歌颂。蜡梅的坚韧和独特性格成为作者表达自我追求的象征,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施心超刹宝,晴空日杲杲。幽独迥无私,至今漫百草。

  • 《方帅务德生朝三首》

    一气潜回万物春,星躔降昂岳生申。钓台今古风流在,梅岭东西雨露均。再拥朱轓专节制,久虚清禁待经纶。衮衣莫讶公归晚,要使遐荒识凤麟。

  • 《剔银灯》

    昨夜一场风雨。催促牡丹归去。孙武宫中,石崇楼下,多情怎生为主。真疑洛浦。云水算、杳无重数。独倚阑干凝伫。香片乱沾尘土。争似当初,不曾相见,免恁恼人肠肚。绿丛无语。空留得、宝刀翦处。

  • 《柳初新》

    楚天来驾春相送。半醉侧、花冠重。瑶台清宴,群仙戏手,剪出彩衣犹动。谁拂瑶琴巧弄。舞丹山、三千雏凤。艳冶轻盈放纵。倚东风、从来遍宠。桃花溪上,相思未断,愁掩五云真洞。算曾揖、飞鸾双控。等间入、襄王春梦。

  • 《漫兴 其一》

    流沙连竺国,大碛间和宁。云合阴山黑,天垂瀚海青。穹庐骈□□,葩盖建和铃。多少花门子,相逢过北庭。

  • 《宛转歌二首(一作崔液诗)》

    风已清,月朗琴复鸣。掩抑非千态,殷勤是一声。歌宛转,宛转和且长。愿为双鸿鹄,比翼共翱翔。日已暮,长檐鸟声度。此时望君君不来,此时思君君不顾。歌宛转,宛转那能异栖宿。愿为形与影,出入恒相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