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宴琼林烂熳红,宝津楼下看春风。
今朝忽向君家见,犹忆当年醉眼中。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子山种花》是一首宋代文同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在琼林中看到鲜花烂漫红艳,
在宝津楼下欣赏春风。
今天忽然到了你家,
仍然记得当年那醉人的眼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文同对美丽景色和过去时光的回忆与怀念之情。他曾在琼林中见到花朵盛开、绚烂夺目的景象,在宝津楼下感受春风的温暖。而今天,他突然来到了朋友的家,但仍然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特别是那令人陶醉的眼神。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花朵盛开和春风吹拂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活力。琼林中的花朵烂漫红艳,给人一种饱满绚丽的感觉;宝津楼下的春风让人感受到温暖和舒适。这些景象使诗人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和怀念,他希望能再次拥有当年那种陶醉的感觉。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花朵和春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之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相融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景和过往时光的思念之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诗人对美的追求。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并引发读者对美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嫩蝶怜芳抱新蕊,泣露枝枝滴夭泪。粉窗香咽颓晓云,锦堆花密藏春睡。恋屏孔雀摇金尾,莺舌分明呼婢子。冰洞寒龙半匣水,一双商鸾逐烟起。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关中忽见屯边卒,塞外翻闻有汉村。堪恨无情清渭水,渺茫依旧绕秦原。
太仓失陈红,狡穴得余腐。既兴丞相叹,又发廷尉怒。磔肉饲饥猫,分髯杂霜兔。插架刀槊健,落纸龙蛇骛。物理未易诘,时来即所遇。穿墉何卑微,托此得佳誉。
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忆昔草庐人去,郁郁风云英气,千载到君还。歌吹展江底,长鲜铗不须弹。路漫漫,天渺渺,与翩翩。西风鸿鹄,一举横绝碧云端。自笑孤影,落日野烟原上,沙晚不胜寒。后夜一相意,明月满江干。
数叶梧桐落短廓,一泓秋水湛银塘。调琴独奏猗兰操,啜茗清飘茉莉香。涕泣两年同贾傅,痴梦千载笑君房。於今不作武宁客,蓑笠渔竿日月长。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