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薄{左禾右弋}圆粉色匀,一枝寒艳恼青春。
晓来带雨四厢下,恰似蓬莱见太真。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子山种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文同。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碾薄左禾右弋圆粉色匀,
一枝寒艳恼青春。
晓来带雨四厢下,
恰似蓬莱见太真。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花卉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花朵的赞美之情。诗中描述了一朵花的美丽和娇妍,以及它给人带来的青春之感。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将花朵与仙境相联想,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朵花的美丽。首句"碾薄左禾右弋圆粉色匀"中,作者用了碾薄、左禾、右弋等词语,描绘了花朵的外形和颜色。"碾薄"形容花瓣的薄厚,"左禾右弋"则描绘了花朵的形状和色彩,使得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花朵的美丽。
接着,诗人用"一枝寒艳恼青春"表达了花朵给人的震撼和惊艳之感。"寒艳"形容了花朵的美丽和高贵,与"恼青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出花朵的妩媚和令人陶醉的魅力。
第三、四句"晓来带雨四厢下,恰似蓬莱见太真"将花朵与仙境联系在一起。"晓来带雨四厢下"描绘了清晨时分雨水洒在花朵上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恰似蓬莱见太真"则将花朵比作了蓬莱仙境中的仙子,展现了花朵的超凡脱俗之美。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比喻手法,展示了花朵的美丽和令人陶醉的魅力,同时也传达了对青春和美好的向往。通过诗人的笔触,读者可以感受到花朵带来的震撼与感动,以及超脱尘世的美好意境。
山高谿且深,苍苍但群木。抽条欲千尺,众亦疑朴樕。一朝蒙翦伐,万古辞林麓。若遇燎玄穹,微烟出云族。
女郎名字本风流,好与州人作胜游。倘使此台呼丑女,汝阴城里一荒丘。
浪痕自记岑彭□,冈势云依陆抗城。
水关西路听鸡鸣,岭月初沉晓雾平。人响间闻茅店语,马蹄连上板桥声。悠悠渐喜乡山近,琐琐偏知旅态生。更下长陂说徒侣,天明须趁及先行。
诗人贪睡费朝衙,卧看香奁晖碧鸦。已向中秋阻丹桂,莫教重九负黄花。曈曈初日关农事,冉冉闲情近物华。已辨作糕寻故事,速来同醉落鸟纱。
少时唤愁作底物,老境方知世有愁。忘尽世间愁故在,和身忘却始应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