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过嘉陵心自喜,归来一夜写君书。
明朝便送曾冰底,定有西行双鲤鱼。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过大散寄子骏》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才过嘉陵心自喜,
归来一夜写君书。
明朝便送曾冰底,
定有西行双鲤鱼。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文同才气出众的喜悦心情。他在嘉陵的时候已经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因此他对自己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回到家后的一夜,他写下了一封给朋友的信。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对这封信的期待和祝愿,希望这封信能够送到曾冰的手中,并预言他在西方旅行时会遇到一对游弋的鲤鱼。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文同的自豪和自信。他在嘉陵得到了认可,对自己的才华感到满意,并将这种自豪心情转化为动力,写下了一封信给朋友。诗的结尾部分给人以一种预言的感觉,似乎暗示着诗人未来将会有一段幸运的旅程。双鲤鱼象征着吉祥和幸福,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这种预言给了诗人和读者一种希望和期待,使诗词充满了神秘感和浪漫主义情调。
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夸张手法,将诗人在嘉陵时的自豪心情和写信时的期待形象鲜明地对比起来。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自己的成就和未来的希望,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文同在才华得到认可后的自豪心情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运用了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使诗词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和神秘感。
老来驹隙駸駸度。筭只合、狂歌醉舞。金杯到手君休诉。看著春光又暮。谁为倩、柳条系住。且莫遣、城笳催去。残红转眼无寻处。尽属蜂房燕户。
秋风日来谂,役车何时休。有鸣丘中琴,玉瓒怀黄流。此腰不可折,此笏未忍抽。亦入雁鹜行,而为稻粱谋。四海杨诚斋,吾道得自由。悠哉思万端,哿矣试一筹。风诗讫於豳,易象重以周。
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首衔西山麓,尾挂东海岸。中开哆箕毕,末路牵一线。却顾沙漠平,南来独飞雁。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上论召公奭,礼乐比姬旦。次称望诸君,术略亚狐管。子丹号无策,亦数游侠冠。割弃何人斯,腥臊久不澣。哀哉汉唐余,左衽今已半。玉帛非足云,子女
去年七夕,今年五日,两见浴儿高会。乃翁种德已多年,看衮衮、公侯未艾。封胡羯末,综维缜绛,堪羡金鱼垂袋。丹砂白蜜不须涂,把续命、彩丝与带。
桃花开时苦多雨,花似啼妆悄无语。桃花谢时雨更多,奈此轻红委地何。明年花似今年好,明年人胜今年老。是谁留得长少年,对此不须空懊慷。双飞燕子营新巢,舍后舍前穠绿交。长须但为酿曲米,春色尚余红药梢。
飞盖共徘徊,西园高宴开。秋云惜明月,留待庾公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