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壑有於菟,吹波作奇字。
川上雪髯翁,文章政相似。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虎川》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啸壑有於菟,
吹波作奇字。
川上雪髯翁,
文章政相似。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触动。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第一句,“啸壑有於菟”,表达了作者在山谷中高声吟唱的意境。其中,“啸壑”指的是高声呼喊的山谷,“於菟”则是草木的名字,暗示着山谷中的生机和自然之美。整句描绘了作者豪情激荡、与自然共鸣的情景。
第二句,“吹波作奇字”,描述了作者吹奏乐器或吹拂波浪的景象,将音乐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这句意境深远,把音乐的表现力和自然的变幻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而美妙的意象。
第三句,“川上雪髯翁”,描绘了一位胡须上沾满雪花的老人。这位老人可能是一位文人或政治家,他的胡须上沾满雪花,表明他正在寒冷的川上行走。这一景象与第四句中的“文章政相似”相呼应,暗示了作者对这位老人才华卓越、政治手腕高明的赞叹。
最后一句,“文章政相似”,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老人在文学和政治方面的杰出才华的敬佩。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文学与政治之间的联系和相通之处的思考。它暗示了作者对于才华横溢的文人政治家的景仰和钦佩,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文学与政治相互影响的认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以及表达对文学和政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音乐、文学和政治的感悟和赞美。它以简洁而独特的表达方式,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嫩蝶怜芳抱新蕊,泣露枝枝滴夭泪。粉窗香咽颓晓云,锦堆花密藏春睡。恋屏孔雀摇金尾,莺舌分明呼婢子。冰洞寒龙半匣水,一双商鸾逐烟起。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关中忽见屯边卒,塞外翻闻有汉村。堪恨无情清渭水,渺茫依旧绕秦原。
太仓失陈红,狡穴得余腐。既兴丞相叹,又发廷尉怒。磔肉饲饥猫,分髯杂霜兔。插架刀槊健,落纸龙蛇骛。物理未易诘,时来即所遇。穿墉何卑微,托此得佳誉。
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忆昔草庐人去,郁郁风云英气,千载到君还。歌吹展江底,长鲜铗不须弹。路漫漫,天渺渺,与翩翩。西风鸿鹄,一举横绝碧云端。自笑孤影,落日野烟原上,沙晚不胜寒。后夜一相意,明月满江干。
数叶梧桐落短廓,一泓秋水湛银塘。调琴独奏猗兰操,啜茗清飘茉莉香。涕泣两年同贾傅,痴梦千载笑君房。於今不作武宁客,蓑笠渔竿日月长。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