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郑禹功》

郑公高义绝陈雷,别我姑胥首重回。
书迹横斜良足喜,讣音曲折可胜哀。
定知泡影垂垂尽,故傍江湖得得来。
俗眼看公终未是,无生灭处咏归哉。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挽郑禹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郑公高义绝陈雷,
别我姑胥首重回。
书迹横斜良足喜,
讣音曲折可胜哀。
定知泡影垂垂尽,
故傍江湖得得来。
俗眼看公终未是,
无生灭处咏归哉。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悼念郑公而写的。诗人曾几表达了对郑公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他离世的悲伤之情。郑公以高尚的道德和正直的为人而著名,他与陈雷分别后又回来,这显示了他重视友情。诗人对郑公的书法赞赏有加,称赞他的字迹横斜有趣,令人喜爱。然而,郑公的离世给诗人带来了巨大的悲伤,他对郑公的丧事消息充满了哀伤和心碎之情。诗人意识到生命如泡影般短暂,但郑公的精神和价值观将永远留存。他相信,郑公的事迹会在江湖之间广为流传。尽管现世间的人们可能无法真正理解郑公的伟大,但他的精神将在永恒中歌颂回归。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郑公的敬意和悲伤之情。诗人通过赞美郑公的高尚品德、友情的珍贵和书法的优美,展示了他对郑公的仰慕和对他离世的痛惜。诗人同时提醒人们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但也表达了对郑公精神价值的坚信。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道出了人生的哲理和情感。通过对生死和价值的思考,诗人让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发共鸣。整首诗词寄托了诗人对郑公的深情告别,并表达了对郑公永恒价值的称颂。

  • 《病中杂咏十首》

    伐性无蛾眉,腐肠无旨酒,斋居亦得疾,果无第一手。才不如嵇康,疏嬾则过之;虽有绝交书,不作幽愤诗。

  • 《和范希孟韵》

    急隐归来趣转深,静中不放一尘侵。日长宴坐风敲竹,夜久澄心月满林。诗句每从佳境得,酒杯长为故人斟。时危莫用计然策,身在五湖空铸金。

  • 《卜算子 和师韵》

    业重多思算。岂悟爻和象。深谢风仙特地来,便把顽遇唤。忿怒常思难。性烛须教灿。真乐真欢散尽愁,师弟常为伴。

  • 《隐静山访怀贤上人不遇》

    松上垂青蔓,蒲根泻碧反。高僧来不见,却返五峰前。

  • 《水调歌头 赋三门津》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 《同钱员外禁中夜直》

    宫漏三声知半夜,好风凉月满松筠。此时闲坐寂无语,药树影中唯两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