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郡斋偶成》

卧病江东久,饥驱强作官。
年丰双雪鬓,心事一蒲团。
帘影垂昼寂,竹阴生夏寒。
无人知老子,於此有馀欢。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郡斋偶成》是宋代文人曾几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卧病江东久,
饥驱强作官。
年丰双雪鬓,
心事一蒲团。
帘影垂昼寂,
竹阴生夏寒。
无人知老子,
於此有馀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曾几在郡斋中的境遇和心境。作者长期卧病在江东,因为贫困不得不勉力担任官职。他的头发已经斑白如雪,但内心的烦恼和忧虑却像一团乌云般沉重。白天,帘影垂下,寂静无声;夏日,竹阴虽然遮挡住了阳光,却也带来了寒意。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人了解作者的真实面貌,但作者仍然从中找到了一些乐趣和欢愉。

赏析:
《郡斋偶成》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困苦和欢愉。诗中通过描写病榻卧床、饥饿驱使下勉力担任官职的景象,展示了作者身世的艰辛。双雪鬓的形容词,显示出岁月的流转和作者的衰老。而心事如一团乌云,传递了作者内心的烦恼和忧虑。

诗中的帘影垂昼寂和竹阴生夏寒,通过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帘影垂下,寂静无声,凸显了郡斋中的孤独和寂寞;竹阴虽然遮挡了夏日的阳光,却带来了寒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冷落和凄凉。

然而,尽管身处困境,作者依然能够从中找到一些欢愉和乐趣。诗末的“无人知老子,於此有馀欢”表达了作者在这种环境中寻求一些欢愉和慰藉的心态。即使没有人真正了解作者的困境和内心,但他仍然能够从郡斋生活中得到一些乐趣和欢愉。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凄凉的景象和内心的欢愉,展示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乐观。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境遇和内心体验,以及他们在困苦中追求精神寄托和快乐的意蕴。

  • 《夏日蒲津寺居二首》

    日日闲车马,谁来访此身。一门兼鹤静,四院与僧邻。雨室墙穿溜,风窗笔染尘。空馀气长在,天子用平人。故国有如梦,省来长远游。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宿寝书棱叠,行吟杖迹稠。天晴岂能出,春暖未更裘。

  • 《龙潭寺》

    欲觅龙潭何处是,青山影里见浮图。红蕖映日真花藏,碧水涵天莹玉壶。已放源流通北海,未饶风物说西湖。待中庵外多闲地,容我他年卜筑无。

  • 《答龚炳泽卿》

    之子违离久,前宵梦见之。秋蛇开侧理,晓鹊啅疎篱。歆秀何时改,郊痒更问为。有言今赘矣,暗里自应知。

  • 《和颜长官百咏·渔父》

    推起篷窗抱月眠,三三两两柳边船。不须听说文王事,孤负渔竿八十年。

  • 《灵谷》

    灵谷神仙宅,言归肆目新。山光远如画,秋色老于人。世俗棋争劫,人心海变尘。功成思范蠡,湖上一间身。

  • 《舍北闲望作六字绝句》

    潘岳一篇秋兴,李成八幅寒林。舍北偶然倚杖,尽见古人用心。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