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挽留渠不住,白发抛去吾安能。
东风送汝一杯酒,从此闭户真同僧。
酴醿芍药待判断,腰鼓横笛当施行。
奈何但效鹁鸠辈,竟日讨论阴与晴。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春晴》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春挽留渠不住,
白发抛去吾安能。
东风送汝一杯酒,
从此闭户真同僧。
酴醿芍药待判断,
腰鼓横笛当施行。
奈何但效鹁鸠辈,
竟日讨论阴与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晴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人,他感叹青春无法挽留,白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然而,他在春天的一个温暖的日子里,用东风送给朋友一杯酒,以此告别尘世,选择闭门不出,真正地与僧侣一起修行。诗人用酴醿芍药和腰鼓横笛来形容自己的才情和心境。最后两句描述了人们对阴晴天气不断争论的情景,诗人表示对这种无谓的争议感到无奈。
赏析:
《春晴》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并通过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青春和白发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他选择用东风送酒和闭户同僧的方式告别尘世,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酴醿芍药和腰鼓横笛是诗人自比的象征,展现了他的才情和志向。最后两句则暗示了人们常常固守于琐事之中,纠结于无关紧要的争议,而忽略了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独特,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心灵追求和超脱的追寻。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味的文字,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展示了曾几独特的诗人才华。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濛。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群才俱入大鑪鞴,铸人端如金在鎔。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
衡岳早来雨,湘江增绿波。小舟浮似屋,香草结为蓑。水定见鱼影,夜清闻櫂歌。悠悠百年梦,醒少醉时多。
杜宇啼时花正开。惨惨风林叫竹鸡,冥冥山路晓光微。尽在疏枝冷蕊中。一枝清峭临荒岸。
前岁嘉兴火,僧居化劫灰。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心向王城讲,缘从海客回。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阿母瑶池宴穆王,九天仙乐送琼浆。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