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风十月初,四驾巨浪渺无隅。
常忧倾摇地为动,意欲起塞天无虚。
大舟不行就系岸,小舟分去争得鱼。
舟中壮士起坐笑,有酒更为斜阳酤。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扬子江阻风》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为王令。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扬子江风十月初,
四驾巨浪渺无隅。
常忧倾摇地为动,
意欲起塞天无虚。
大舟不行就系岸,
小舟分去争得鱼。
舟中壮士起坐笑,
有酒更为斜阳酤。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扬子江在十月初的风景。江面上掀起了巨浪,风势强劲,让人担心大船会摇摆不定,仿佛要动摇整个地面,似乎要挡住天空。大船无法航行,只能停靠在岸边,而小船却分开前去争抢鱼。船上的壮士们欢笑起来,有人拿酒来庆祝,更增添了一抹斜阳的余晖。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扬子江的风景,展现了江风的威力和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作者以巨浪和强风来表达江风之猛烈,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诗中的大船无法行驶,只能系在岸边,小船则分散开来捕鱼,这揭示了人们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无奈和生存的艰辛。然而,诗中壮士们并不气馁,他们坐在船上欢笑,且有人提供酒来庆祝,展示了人们的乐观和积极的精神面貌。最后的斜阳意味着一天的结束,但也暗示了夕阳下的美好时光。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江风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景象,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人们乐观向上的心态,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烟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风。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羽驾正翩翩,云鸿最自然。霞冠将月晓,珠佩与星连。镂玉留新诀,雕金得旧编。不知飞鸟学,更有几人仙。上帝求仙使,真符取玉郎。三才闲布象,二景郁生光。骑吏排龙虎,笙歌
石槛山前吉驷游,故乡霞锦遍林丘。只今东府空遗庙,露立唐碑老树秋。
霜花一夜白,风叶满村黄。欲出岁华老,相思江水长。留枝庶鹊户,存蜜补蜂粮。想见山行处,开窗新酒香。
离离双鬓似秋蓬,惯逐沙鸥与断鸿。漂母矶头春水阔,扁舟何处系东风。
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白马晚蹋雪,渌觞春暖寒。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野性自相近,不是为同官。
挥犀闻妙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