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中灯冷晖重绿,窗前西风叶相逐。
晓霜披瓦月上轩,枕梦不成雁声续。
拂衣起步行绕壁,万虑无成泪沾臆。
铁房老剑涩不青,闪系入柱不可索。
白昼出门归路迷,冬日易夜还空归。
人将豪杰视如草,天困英雄未与时。
长鲸滞斩海波摇,塞甲不卷边尘嚣。
吾徒憔悴乃如此,安得长喙呼重霄。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短谣》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令。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窗中灯冷晖重绿,
窗前西风叶相逐。
晓霜披瓦月上轩,
枕梦不成雁声续。
拂衣起步行绕壁,
万虑无成泪沾臆。
铁房老剑涩不青,
闪系入柱不可索。
白昼出门归路迷,
冬日易夜还空归。
人将豪杰视如草,
天困英雄未与时。
长鲸滞斩海波摇,
塞甲不卷边尘嚣。
吾徒憔悴乃如此,
安得长喙呼重霄。
译文:
灯光暗淡,映照出沉重的绿意,
窗前的西风追逐着落叶。
清晨的霜披在瓦片上,月亮升起在窗檐,
枕边的梦无法实现,雁声断续。
拂去衣上的尘埃,起身绕过围墙行走,
无数忧虑无法实现,泪水沾湿胸怀。
岁月使剑锋生锈,不再明亮如新,
闪光的剑被束缚在柱子上,无法取下。
白天出门迷失归路,
冬日易夜晚,孤单归来。
人们将英雄视如草芥,
命运困扰着英雄,未能逢得时机。
庞然大物被困住,斩击海浪摇摆,
士兵们的甲胄没有卷起边尘嚣。
我们这些人憔悴不堪,
如何能够拥有长长的翅膀,呼唤重重的苍穹。
诗意和赏析:
《短谣》描绘了一个寂寥苦闷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来传达这种情感。
诗的开头,灯光昏暗、窗外的西风和落叶,以及窗中重绿的暗淡灯光,都给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作者的孤独和沉重的心情。
接着,诗中描写了作者拂去衣尘起身行走,但无论如何努力,种种忧虑和困扰仍然无法摆脱,这种无奈和沮丧感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提到的铁房老剑涩不青,闪系入柱不可索,折射出英雄豪杰被束缚和困顿的境遇,无法施展抱负。人们将英雄视如草芥,天意使得英雄在适当的时机未能崭露头角,这种无奈和悲凉感在诗中显露无遗。
最后两句“长鲸滞斩海波摇,塞甲不卷边尘嚣。吾徒憔悴乃如此,安得长喙呼重霄。”展示了作者的无奈和渴望。长鲸被困住无法自由航行,士兵们的甲胄没有卷起边尘嚣,这些形象都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自由解脱的渴望。最后一句呼唤长长的喙呼唤重重的苍穹,表达了作者对突破现状、实现理想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以冷峻的意象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揭示了作者在困顿中的痛苦和对自由解脱的向往。通过对现实困境的描述,诗中蕴含着对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深思,以及对个体在历史和社会大环境下的局限和无奈的反思。
这首诗词以其凄凉、悲怆的情感和对命运无常的思考,展示了宋代王令的独特才情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通过意象的运用和音韵的把握,赋予了诗词以深远的艺术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先生已归来,遗此折腰地。不见督邮人,祗闻解印事。径花虽就荒,台月还留醉。赋罢清流诗,西畴春已至。
夜衔舟尾昼联樯,齐发都门到楚乡。我欲尘埃投衮衮,君方湖海去茫茫。伤心客路逢寒食,回首家园但夕阳。想见步兵应访问,仲容无复竹林狂。
我是延平旧史君,忍闻水沴欲销魂。人言辛酉溪流涨,更减今年丈二痕。
举国听桓子,呼天诔孔丘。可怜倚楹女,徒为鲁君忧。
芳樽到日恰清明,似与嘉辰默计程。拟助林园延胜赏,肯容桃李落繁英。老来官爵浑无味,閒里杯盘却有情。见说使车临岱麓,倘能相过共飞觥。
承华东署三分务,履道西池七过春。歌酒优游聊卒岁,园林萧洒可终身。留侯爵秩诚虚贵,疏受生涯未苦贫。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