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几时余不知,但怪日日柳梢好。
我嗟无地自种花,常恐东风只生草。
谁家有园不可入,时时纵欲信自到。
寒梅最香落已阑,桃杏虽迟亦颠倒。
高枝飞鸟夜踏空,低树狂儿日摧拗。
惟余零落满地红,主人更听奴频扫。
悲来四顾慷慨歌,要且倾酒浇颜酡。
春归欲挽谁有力,河浊虽泣行奈何。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望花有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令。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望花有感
春来几时余不知,
但怪日日柳梢好。
我嗟无地自种花,
常恐东风只生草。
谁家有园不可入,
时时纵欲信自到。
寒梅最香落已阑,
桃杏虽迟亦颠倒。
高枝飞鸟夜踏空,
低树狂儿日摧拗。
惟余零落满地红,
主人更听奴频扫。
悲来四顾慷慨歌,
要且倾酒浇颜酡。
春归欲挽谁有力,
河浊虽泣行奈何。
译文:
我不知道春天来了多久,
但奇怪的是,每天柳树枝条都那么好。
我悲叹着没有地方种花,
常常担心东风只会生长草。
有谁家的花园是不可进入的,
时常我自由地信步进入。
寒梅最香,已经凋落完毕,
桃杏虽然开得晚,也颠倒了芳心。
高枝上的飞鸟在夜晚踏空飞行,
低矮的树上,疯狂的孩子白天摧残。
只有零落的花瓣满地红,
主人更是聆听着奴仆频繁扫除。
悲伤降临,四处环顾,我奋发歌唱,
只想倾酒畅饮,使脸颊红润。
春天即将离去,谁能挽留它的力量,
即使我泪流满面,前行又能如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和思考。作者并不知道春天来了多久,但他觉得每天都能看到柳树的嫩绿,让他感到奇怪。他自己却没有地方可以种花,常常担心东风只会长出杂草,而无法开出美丽的花朵。
诗中提到了有些人家的花园是不可入的,但作者却可以自由地进入,暗示了作者对自由和美的向往。寒梅虽然已经凋谢,但它的香气却是最浓郁的,而桃杏虽然开得晚,却颠倒了人们对花开的期待。
诗中还描绘了高处的鸟儿在夜晚飞翔,低矮的树上的孩子白天损毁花草,这些形象揭示出对自然的破坏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而只有零落的花瓣满地红,主人却只听从仆人频繁的扫除,反映出人们对美的不珍惜和对劳动的忽视。
最后,诗人在悲伤中四处环顾,慷慨地歌唱,倾酒畅饮,希望能使自己的脸庞红润。然而,春天即将离去,作者感叹春天的离别无法挽回,即使他泪流满面,也无法改变河水的浑浊。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无奈和对无法改变事实的无力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和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美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然破坏和人们对美的漠视的忧虑。诗中的悲伤和无奈情绪,以及最后的无力挽留,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厚度,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
身在山中不见山,却因远看更孱颜。煌煌三秀如堪采,拂石眠云未忍还。
啾啾冻草群飞雀,袅袅高林独啸猿。忽忆淮南春意动,早梅池馆断鸿天。
池边草色迎人绿,庭下榴花照地红。晓献瑶觞千万寿,鸣梢声入宝慈宫。
琉璃百顷水仙家,风静湖平响钓车。寂历疏松欹晚照,伶俜寒蝶抱秋花。困眠不觉依蒲褐,归路相将踏桂华。更著纶巾披鹤氅,他年应作画图夸。
寒更玉漏催,晓色御前开。泱漭云阴积,氤氲风雪回。山知银作瓮,宫见璧成台。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
楼上华筵日日开,眼前人事只堪哀。征车自入红尘去,远水长穿绿树来。云雨暗更歌舞伴,山川不尽别离杯。无由并写春风恨,欲下郧城首重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