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谢束丈》

卓郑簪裾密作林,相如贫病强来临。
藜羹才饱无他志,肉食饿充有媿心。
死马偶能逢市骨,滥竽常恐负知音。
古来一饭皆论报,何日王孙遂有金。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作品评述

《谢束丈》是宋代王令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卓郑簪裾密作林,
相如贫病强来临。
藜羹才饱无他志,
肉食饿充有媿心。
死马偶能逢市骨,
滥竽常恐负知音。
古来一饭皆论报,
何日王孙遂有金。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王令面对贫困和挫折的心境。卓郑簪裾密作林,指的是在郑国(相传卓文君的故乡)的郊外,王令戴着簪子,身穿单薄的衣裳,独自站在茂密的树林中。相如贫病强来临,相如是战国时期的诗人,他在贫困和疾病的困扰下,依然保持着坚强的生活态度。藜羹才饱无他志,表示作者只满足于简单的藜饭,没有其他的志向。肉食饿充有媿心,指的是即使饱食肉食,也会感到内心的羞愧和不安。死马偶能逢市骨,意指就算是遇到机会,也只能得到一些残破的骨头。滥竽常恐负知音,表达了作者常常担心自己的琴艺不能得到赏识和理解。古来一饭皆论报,说明历来对于给予食物的恩德都会有回报。何日王孙遂有金,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获得财富和地位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王令的贫困和挫折感。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历史典故,诗中流露出一种深刻的思考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作者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抒发,表达了对物质贫乏和社会地位的渴望,同时又反思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词句,刻画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无奈,使读者能够对其境遇产生共鸣。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一面,也体现了王令作为一个宋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对生活的描摹和表达,该诗词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展示了作者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 《临江仙(莫子章郎中买妾佐酒,魏倅以词戏之,次韵)》

    试问休官林下去,何人得似高年。壶中不记岁时迁。吹箫新有伴,餐玉共求仙。有客尊前曾得见,月眉云鬓娟娟。断肠刺史独无眠。谁能闻一曲,偷向笛中传。

  • 《上林春令(鲁师文生辰)》

    秾李夭桃堆绣。正暖日、如熏芳袖。流莺恰恰娇啼。似为劝、百觞进酒少年未用称遐寿。愿来岁、如今时候。相将得意皇都,同携手、上林春昼。

  • 《题虎掊泉》

    一自虎掊得,清声四远流。众人怜尔处,长夜洗心头。出谷花随去,背岩猿下偷。林边落江徼,风起雨翛翛。

  • 《馀干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新除婺州作》

    复拜东阳郡,遥驰北阙心。行春五马急,向夜一猿深。山过康郎近,星看婺女临。幸容栖托分,犹恋旧棠阴。

  • 《寄崔侍御》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 《咏瑞粟》

    居万双山巅,土瘠稀良田。丰歉击饥饱,民命悬于天。人忧庚子歉,我见为丰年。蚕登百谷熟,箱万仓盈千。异哉粟四穗,一干生南阡。岂无连理木,亦有双华莲。维兹孕瑞粟,庶补民艰鲜。嘉生本协气,此事非偶然。窃闻野老说,守令仁且贤。官清简案牍,刑省空扉圜。农耕士力学,工肆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