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贺将作孔监致仕》

泣辞明主挂冠簪,便约幽云老旧林。
朝请罢来频期笏,田园归去只携琴。
焚香静院当山色,晒药空庭避竹阴。
一子得官三品禄,未饶疏傅有黄金。

作者介绍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爲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爲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干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爲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併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爲杜甫诗),已删去。

作品评述

《贺将作孔监致仕》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泣辞明主挂冠簪,
便约幽云老旧林。
朝请罢来频期笏,
田园归去只携琴。

这首诗词以贺将作孔监致仕为题,描绘了一个将领辞去官职后返乡的情景。诗人王禹偁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诗人泣别明主,挂下官帽和簪子,意味着他辞去了在朝廷中的职位。接着,他约定了在幽静的云林老林中与友人相聚。这里的幽云老旧林象征着宁静和遥远的乡村。

第三、四句描述了诗人辞去官职后,频繁地去朝廷请罢,佩戴笏板,表示他仍然与朝廷有所联系。然而,他内心已经决定回归田园生活,只带着琴回家。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述了他在山色如画的静院中焚香,晒药,避开竹阴。这里的静院和山色代表了宁静和美丽的田园生活,而焚香、晒药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他的儿子得到了官职和丰厚的俸禄,但他并不因此而满足,认为这些并不能代替他所追求的宁静和自由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将领辞官归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宁静、自由和返璞归真的价值观。

  • 《题唐岱山水便面》

    尝闻名山有旦评,可览不如可游妙,可游复不如可民,绘林想亦同兹道。唐岱笔法老尤健,云烟淡染秋山照,缚茅蜗舍据佳胜,寒江堪弄严公钓。峰容树态总天真,碧萝苍石归诗料,犹疑谷合籁作时,翏翏于喁号万窍。是中应有肥遁人,召以蒲轮头屡掉,岂似北山隐士流,移文徒惹稚圭诮。

  • 《听韩使君美人歌》

    仙人此夜忽凌波,更唱瑶台一遍歌。嫁与将军天上住,人间可得再相过。

  • 《七十九吟十首》

    适闻有诏追阳子,又说厚礼迎申公。莫教涑水疑四皓,且伴横渠吟八翁。

  • 《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

    剡竹纫丝杂短长,谁教曲折号宫商。自从眠处知消息,终日笙歌是道场。

  • 《池上醉歌》

    我欲筑化人中天之台,下视四海皆飞埃;又欲造方士入海之舟,破浪万里求蓬莱。取日挂向扶桑枝,留春挽回北斗魁。横笛三尺作龙吟,腰鼓百面声转雷。饮如长鲸海可竭,玉山不倒高崔嵬。半酣脱帻发尚绿,壮心未肯成低摧。我妓今朝如花月,古人白骨生苍苔;後当视今如视古,对酒惜醉

  • 《兴庆池侍宴应制》

    积水逶迤绕直城,含虚皎镜有馀清。图云曲榭连缇幕,映日中塘间彩旌。赏洽犹闻箫管沸,欢留更睹木兰轻。无劳海上寻仙客,即此蓬莱在帝京。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