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风雅美贤臣,伐树凄凄亦圣人。
因感得时留蔽芾,更嗟无位泣麒麟。
谁知素教长多难,我向清朝自不辰。
听讼何如使无讼,与君忧道合沾巾。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爲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爲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干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爲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併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爲杜甫诗),已删去。
《甘棠即事简孙何》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甘棠树的风雅美丽,以及作者对贤臣的赞美。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份的无奈和对清朝政治的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甘棠风雅美贤臣,
伐树凄凄亦圣人。
因感得时留蔽芾,
更嗟无位泣麒麟。
谁知素教长多难,
我向清朝自不辰。
听讼何如使无讼,
与君忧道合沾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甘棠树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贤臣的敬佩。甘棠树被描绘为风雅美丽的象征,而伐树的凄凉景象则暗示了圣人的境遇。作者因感慨时光的流转而感到遗憾,他对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感到悲伤,甚至泪洒麒麟(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君主的权威)。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素教(指儒家经典)长期受到困扰的痛苦,以及对清朝政治的担忧。
整首诗词通过对甘棠树和伐树的描写,以及对自身和时代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政治局势的忧虑。诗中的"听讼何如使无讼,与君忧道合沾巾"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通过倾听争议解决的方法来避免争端,与君共同忧虑国家的道路,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社会和良好政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和政治的思考和担忧,体现了王禹偁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对时代的关注。
层层楼阁捧昭回,元是钱王旧战台。山色不随兴废去,水声长逐古今来。年光似月生还没,世事如花落又开。多少英雄无处问,夕阳行客自徘徊。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
广陵河上路,炀帝昔曾过。不见琼花发,犹传《玉树》歌。台荒衰柳在,宫废乱萤多。欲问前朝事,悲风起夕波。
帝里风光二月新,西湖几队踏青人。杏花时节偏饶雨,杨柳门墙易得春。或是或非尘里事,无穷无达醉中身。五陵年少夸豪举,寂寞诗家戴叔伦。
满合圆如玉箸匀,一开喜气顿生春。非君与我谁知味,俗客惟夸嗜八珍。
明艳注秋波。轻松绾髻螺。怕逢人、先敛双蛾。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梁绕忆清歌。兰舟肯再过。为他垂泪染香罗。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