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未就归山计,一日翻为保障翁。
无奈征衣中散虱,可堪行道庶人风。
悠悠秦晋山河在,漠漠金张冢墓空。
回首江湖二三子,长亭寒梦亦匆匆。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涂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晁说之。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十年未能实现归山的愿望,但在一天之间,他却成了一个保障翁。诗中还描绘了作者身处征衣之中,被虱子所困扰,但他仍然能够欣赏庶人的风采。诗中也提到了秦晋山河的壮丽景色,以及金张冢墓的荒凉。最后,作者回首江湖,想起了一些朋友,但长亭已经变得寒冷,梦境也匆匆而过。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归山的渴望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作者在诗中展示了对庶人风采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和人生短暂性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给人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感觉。
以下是《涂中》的中文译文:
十年未就归山计,
一日翻为保障翁。
无奈征衣中散虱,
可堪行道庶人风。
悠悠秦晋山河在,
漠漠金张冢墓空。
回首江湖二三子,
长亭寒梦亦匆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归山的渴望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的"十年未就归山计"表明了作者长久以来未能实现回归山林的愿望,而"一日翻为保障翁"则暗示了作者在某一天突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一个保障翁,可能是指成为了一个官员或者有了一定的地位和财富。
诗中的"无奈征衣中散虱"描绘了作者身处征衣之中,被虱子所困扰,这一形象化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不如意。然而,作者仍然能够欣赏庶人的风采,这体现了他对普通人的尊重和赞美。
诗中的"悠悠秦晋山河在,漠漠金张冢墓空"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短暂性的思考。秦晋山河的壮丽景色和金张冢墓的荒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无常。
最后,作者回首江湖,想起了一些朋友,但长亭已经变得寒冷,梦境也匆匆而过。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归山的渴望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给人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感觉。
龙泉笔绝文章熄,此作居然可贵珍。激处翻嫌董生缓,新来却笑退之陈。假令覆瓿无知者,尚可藏山待后人。外物区区均粪土,祝君爱取不赀身。
始贺火流西,还嗟斗斜闰。余暑犹强颜,新凉颇难进。燥刚渴欲坼,焦卷秃如烬。炎官扶日毂,辉赫不停运。登临有高台,勇往得三俊。仍将王郎子,飞步凌劫仞。风从噫气来,云作坏山阵。乡如垂头鱼,忽已蛰虫振。空明晚逾清,更要孤月印。书生乃易与,俛仰更喜愠。凭阑天为高,举酒
何处多离感,山邮霁野光。清吟贯骚雅,远意属荆湘。霜树呈秋色,风兰生晚香。使轺偏倚望,摛藻寄回肠。
君知至乐本难名,何事犹令谷应声。植杖自锄园草绿,挂瓢时浥涧泉清。了无歌吹娱宾人,只有诗书养性情。却恐仁人尚蒿目,又须凭酒破愁城。
老龙拿空欲轻举,山灵地祗挽之住。
雪峰僧中龙,此道谁与共。萧然两伽陀,不举似大众。独贻茶山老,以当蒲塞供。岩花与涧草,信手拈来用。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