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啄木二首》

城头啄枯杨,城下啄枯桑。
朝啄不停咮,暮啄不充肠。
寒风正洌洌,蠹穴虫且殭。
况兹园林迥,剥剥响何长。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啄木二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只啄木鸟在城头和城下啄食枯萎的杨树和桑树的情景。诗中描述了啄木鸟白天和晚上不停地啄食,但仍然感到饥饿。同时,诗中还描绘了寒风凛冽,蛀虫在洞穴中活动的景象。整首诗通过描写啄木鸟的行为和环境,表达了一种孤独、贫困和艰难的生活状态。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城头啄枯杨,
城下啄枯桑。
朝啄不停咮,
暮啄不充肠。
寒风正洌洌,
蠹穴虫且殭。
况兹园林迥,
剥剥响何长。

这首诗词的诗意在于通过描绘啄木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贫困、孤独和艰难的境遇。啄木鸟在城头和城下啄食枯萎的树木,白天和晚上都在不停地啄食,但仍然感到饥饿。诗中的寒风和蛀虫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整首诗以啄木鸟为象征,通过描绘其生活状态,抒发了作者对贫困和困境的感受。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描绘啄木鸟的行为和环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孤独和贫困。其次,诗中的对比手法也很巧妙,城头和城下、朝啄和暮啄、寒风和蠹虫等对比形成了鲜明的画面对比,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最后,整首诗以啄木鸟为象征,通过描绘其生活状态,抒发了作者对贫困和困境的感受,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啄木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贫困、孤独和艰难的境遇,展现了作者对困境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的描写手法和对比手法也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 《诗一首》

    炼矿成金得宝珍,炼情成性合天真。相逢此理交谈者,千百人中无一人。

  • 《送徐山人归睦州旧隐》

    君在桐庐何处住,草堂应与戴家邻。初归山犬翻惊主,久别江鸥却避人。终日欲为相逐计,临岐空羡独行身。秋风钓艇遥相忆,七里滩西片月新。

  • 《会稽山中》

    晓风吹断花稍雨,青山白云无唾处。岚光滴翠湿人衣,踏碎琼瑶溪上步。人家远近屋参差,半成图画半成诗。若使山中无杜宇,登山临水定忘归。

  • 《和王倅见惠十篇》

    若人富文史,皮里罗阳秋。婉此建安格,当从古人求。醉侯岂可縻,当封富民侯。

  • 《五言》

    妾作五言诗,试写梧桐叶。因风寄赠郎,期与郎相接。

  • 《晓登快阁》

    木落千山秋又深,病无眼力怕登临。所须一雨添清涨,送我归舟返故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