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云在下,诸壑藏半空。
千重万重翠,正望落日中。
不知野僧归,石径寒易通。
松间无人扫,陨叶如断鬉。
独行逢暮寒,衣裂溪上风。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送允从上人还庐山》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高云在下,
诸壑藏半空。
千重万重翠,
正望落日中。
不知野僧归,
石径寒易通。
松间无人扫,
陨叶如断鬉。
独行逢暮寒,
衣裂溪上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梅尧臣送别庐山上的云从上人的情景。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俯瞰云雾漂浮在山下,山谷隐没在半空之中。山势层峦叠嶂,绿意葱茏,正好望见太阳即将落山。诗人不知道野外的僧人何时归来,寒冷的石径却容易通行。松树之间无人整理,已经落下的松针如同断裂的鬃毛般散乱。独自行走时遇到夜晚的寒冷,衣衫破裂受到溪上的风吹袭。
赏析:
这首诗词以庐山为背景,通过山高云在、诸壑藏半空等描绘手法,展现了庐山壮丽的山势和云雾缭绕的景象。山脉层峦叠嶂,如同千重万重的翠绿屏风,正好对照着夕阳的余晖。同时,诗人以庐山寺僧云从的离去为线索,抒发了对离别的无奈之情。诗人不知道云从什么时候才会归来,但庐山的石径寒冷却并不妨碍他的行走,反而显得通畅易行。诗中的松树和落叶形成了独特的意境,松间无人扫,陨叶如断鬉,以寥寥数语描绘出松树杂乱的景象,增添了凄凉之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独行逢暮寒时的孤寂和无助,衣裂溪上风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颓废。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庐山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孤独的心境,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意境的感受。
向来不识中团寺,一自移家得屡过。纵使山僧真厌客,淡然相对有维摩。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惟看万树谷,不见一枝开。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尝令湖城,晚得儿子古桂,因为赋此添盆瓣喜万家传。满意掷金钱。仙果休嗔生晚,灵椿最得春偏。隆颅犀角,丹砂一指,玉润松坚。看取翰林枝叶,却如东海当年。
风摇北斗柄欲折,雨溢天河浪正生。一盏昏灯北窗下,腐儒未辍读书声。
江南冬十二月,溪上梅三两花。载取小舟香影,月明自棹回家。
雪睛风劲晚来冰,楼上奇寒病骨惊。雀啄空檐银笋堕,鸦翻高树玉尘倾。青帘闪闪千家静,黄帽亭亭一水横。坐久天容却温丽,一弯新月对长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