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李白问月诗,乃知白也心太痴。
明月在上尔在下,月行岂独君相随。
白兔捣药亦何疗,常娥孤栖欲嫁谁。
古人今人被磨灭,休问有来都几时。
唯有长照金樽里,此言万世不可移。
但能自醉月自落,夜夜如此谁复疑。
一月二十二三日,半是风雨相乖离。
常愿晴明对以饮,耳边流水胜鸣丝。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读问月》是梅尧臣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我读李白问月诗,
乃知白也心太痴。
明月在上尔在下,
月行岂独君相随。
白兔捣药亦何疗,
常娥孤栖欲嫁谁。
古人今人被磨灭,
休问有来都几时。
唯有长照金樽里,
此言万世不可移。
但能自醉月自落,
夜夜如此谁复疑。
一月二十二三日,
半是风雨相乖离。
常愿晴明对以饮,
耳边流水胜鸣丝。
诗意:
这首诗词以李白的《问月》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思考和感慨。作者通过阅读李白的诗作,认识到李白内心的痴迷和执着。明亮的月亮在天上,而我在地下,月亮的行进并不仅仅是追随君王。白兔捣药又能治愈什么病痛?常娥孤身一人,又要嫁给谁?古人和今人都会被时间所磨灭,不要问未来的到来需要多久。唯有金樽中的长明灯,这个说法永远不会改变。然而,只有能够自我陶醉,让月亮自己落下的人,每个夜晚都会有这种怀疑。每个月的二十二或二十三,风雨交加,天气变幻莫测。我常常希望在晴朗明亮的日子里与朋友共饮,耳边的流水声胜过丝弦琴音。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李白的赞美和对月亮的思考为中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时间和自然界的思考。诗人通过读李白的问月诗,领悟到李白内心的痴迷和追求,从而引发了对月亮的思考。明亮的月亮在天上高高挂着,而人们却在地下,作者认为月亮的行进并不仅仅是追随君王,而是有自己的规律和轨迹。白兔捣药、常娥孤身等形象的呈现,加深了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诗人认为古人和今人都会被时间所磨灭,未来的到来也无法确定。然而,唯有金樽中的长明灯,这种说法永远不会改变,它象征着永恒。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和自然的热爱,希望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能够与朋友共饮,享受宁静的流水声。整首诗词通过对月亮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自由、独立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闪闪动鸣珰,初来烛影傍。拥头珠翠重,萦步绮罗长。静发歌如磬,连飘气觉香。不言微有笑,多媚总无妆。坐缺初离席,帘垂却入房。思惟不是梦,此会胜高唐。
紫绛李杨卢杏黄,红腮脆碧磊篝箱。春风媚世葩华过,夏日荐茶冰蜜尝。瓜步它时邵平意,木奴晚节李衡穰。君看饤坐百端辑,腐蠹萧然自弭忘。
岭梅开候晓风寒,几度添衣怕倚栏。 残菊由能傲霜学,休将白眼向人看。
已闻三世没军营,又见儿孙学战争。见尔此言堪恸哭,遣予何日望时平。
閒步碧云亭,寒郊弄晚晴。牛羊分暝色,禽鸟有春声。城柳风犹劲,溪梅冰共清。屋梁正残照,西望忆长庚。
漠漠沈沈向夕晖,苍梧巫峡两相依。天心白日休空蔽,海上故山应自归。似盖好临千乘载,如罗堪剪六铢衣。为霖须救苍生旱,莫向西郊作雨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