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苏州十咏其十·南园》

西施台下见名园,百草千花特地繁。
欲问吴王当日事,后来桃李若为言。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苏州十咏其十·南园》是范仲淹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苏州南园的美景,表达了对吴王时期的景致的向往和思念。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西施台下见名园,
百草千花特地繁。
欲问吴王当日事,
后来桃李若为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苏州南园为背景,通过描绘园中百草千花的繁盛景象,表达了对吴王时期的景致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西施台,西施是中国古代美女的代表,她的美貌和智慧使得她成为了历史上的传奇人物。西施台下的名园,意味着这个园子的美景胜过了西施的美貌,给人一种令人陶醉的感觉。

其次,诗中描述了园中百草千花的特别繁盛。这里的百草千花象征着园中的各种植物,展示了园子的繁荣和生机。这种景象给人以美好的感受,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讴歌。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作者想问问吴王当年在这个园子里经历了什么事情,但是吴王已经不在了,只能通过桃李(指后来的人)来了解吴王时期的事情。这里的桃李可以理解为后来的人们,他们通过口述和传承,将吴王时期的事迹传承下来,使得后人能够了解和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苏州南园的美景,表达了对吴王时期的景致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追忆,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