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日清旷,寓目一搘筇。
落叶信流水,归云识旧峰。
兰荪谁共采,凫雁自相從。
莫爱苹风起,波来千万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江干闲望》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范仲淹。这首诗描绘了江干的景色和作者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干日清旷,寓目一搘筇。
落叶信流水,归云识旧峰。
兰荪谁共采,凫雁自相從。
莫爱苹风起,波来千万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江干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闲暇时光中的观察和感悟。首先,诗中提到江干的日子是明净而宁静的,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接着,诗中的"一搘筇"意味着作者在江边静静地倚着竹杖,凝视着远处的景色。这种安静的姿态使得作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自然的变化。
诗中的"落叶信流水"表达了秋天的景象,落叶随着流水漂流,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变化。"归云识旧峰"则表达了作者对云归山峰的观察,暗示着作者对过去的记忆和回忆。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兰荪、凫雁。兰荪是一种芳香的植物,而凫雁则是指野鸭和大雁。这里的兰荪和凫雁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和自由。诗中的"谁共采"和"自相從"表达了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的互动和共生。
最后两句"莫爱苹风起,波来千万重"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幻的警示。苹风指的是微风,而波来则指的是江水的波浪。这两句诗意味着世事变幻无常,人们不应过于迷恋短暂的风景和表面的变化,而应该更加关注内心的宁静和永恒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江干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宁静和永恒价值的追求。
圣人不生,麟龙何瑞。梧桐不高,凤凰何止。吾闻古之有君子,行藏以时,进退求己。荣必为天下荣,耻必为天下耻。苟进不如此,退不如此,亦何必用虚伪之文章,取荣名而自美?
烹茗破睡境,炷香玩诗编。问诗谁所作,其人久沈泉。工部百世祖,涪翁一灯传。閒无用心处,参此如参禅。
(古有伤王,以崩荡之馀,无恶不为也。乱亡之由,固在累积。故为《至伤》之诗一章二韵十二句)夫可伤兮?伤王乎,欲何为乎?将蠹枯矣,无人救乎?蠹枯及矣,不可救乎?嗟伤王!自为人君,变为人奴!为人君者,忘戒乎。
淡交异甘醴,云雨相覆翻。二者固殊辙,终当戒多言。所遇既混肴,所防难每存。怀哉古之人,闭门或逾垣。
邮亭草草置盘盂,买果煎蔬便有余。自许白云终醉死,不论黄纸有除书。角巾垫雨蝉声外,细葛含风日落初。行遍天涯身尚健,却嫌陶令爱吾庐。
青楼昨夜东风转,锦帐凝寒觉春浅。垂杨摇丝莺乱啼,袅袅烟光不堪翦。博山吹云龙脑香,铜壶滴愁更漏长。玉颊啼红梦初醒,羞见青鸾镜中影。侬家少年爱游逸,万里轮蹄去无迹。朱颜未衰消息稀,肠断天涯草空碧。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