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风华推第一,王氏堂堂文献出。
乌衣诸郎能少屈,尚执中司三尺律。
君方色养白头亲,吴兴水陆饶甘新。
卞山之下苕溪滨,一洗长安肥马尘。
君不见昔人负米长勤捧檄喜,敢论州县徒劳耳。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王安节赴武康尉》是宋代贺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左风华推第一,
王氏堂堂文献出。
乌衣诸郎能少屈,
尚执中司三尺律。
君方色养白头亲,
吴兴水陆饶甘新。
卞山之下苕溪滨,
一洗长安肥马尘。
君不见昔人负米长勤捧檄喜,
敢论州县徒劳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贺铸送别王安节赴武康尉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王安节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对士人的敬重和对吴兴地区的赞美。
首先,诗人称赞王安节是江左地区(指江南地区)的风华之才,将他推崇为第一。王氏指的是王安节的家族,堂堂文献出表示他们家族的文化底蕴和学识。
接下来,诗人赞扬乌衣诸郎(指官员)能够少受屈辱,仍然坚守中司(指中书省)三尺律法的原则。这表达了对王安节作为官员的品德和才能的赞赏。
诗中提到君方色养白头亲,意味着王安节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吴兴水陆饶甘新,描述了吴兴地区(今江苏苏州一带)水陆丰富,产出甘美的农产品。
卞山之下苕溪滨,指的是苕溪位于卞山(今江苏常州一带)下游的地方。一洗长安肥马尘,表示苕溪的清澈水流可以洗去长安(指京城)肥马的尘土,暗示苕溪的美丽和清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人们的敬佩。负米长勤捧檄喜,指的是过去的人们为了公事不辞辛劳,捧着檄文(公文)而喜悦。敢论州县徒劳耳,表示过去的人们敢于批评州县的政务,但徒劳无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王安节的赞美和对吴兴地区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士人的敬重和对地方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人们的敬佩和对现实的思考。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穷瘦,曾不减,夜郎孱愁,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北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薄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行成稿。把空名,料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沈香冷懒熏衣。早梅先绽日边枝。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
昔人卧亦游,吾今游亦卧。适来眼底山,知从梦中过。
轩窗眼界开。
使君那暇日参禅,一望丛林一怅然。成佛莫教灵运後,著鞭从使祖生先。
古道转悠悠,送君那值秋。恶怀醒似醉,苦语去难留。镫雨今宵酒,帆风明日舟。从今梦相见,老眼在心头。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