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客文房万卷余,诜诜翻是蠹书鱼。
载薰载曝徒为尔,秦筑长城错备胡。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叶翰林道卿手书唐人唱和集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贺铸。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翰客文房万卷余,
诜诜翻是蠹书鱼。
载薰载曝徒为尔,
秦筑长城错备胡。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翰客(指文人)的书房里堆满了成千上万的书籍,但这些书籍却被虫蛀得破烂不堪。诗人通过这个形象来表达对于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对于书籍的重要性的思考。他认为,书籍是宝贵的财富,但如果不加以珍惜和保护,它们就会逐渐失去价值。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书籍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对于书籍的珍贵的认识。诗中的"翰客文房万卷余"形象地展示了作者的书房里堆满了大量的书籍,这些书籍代表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然而,"诜诜翻是蠹书鱼"的描写却暗示了这些书籍已经被虫蛀得残破不堪,失去了原本的价值。
诗的后两句"载薰载曝徒为尔,秦筑长城错备胡"则进一步强调了对于书籍的保护和珍视的重要性。"载薰载曝"意味着书籍需要经常晾晒和熏蒸以防止虫蛀,而"秦筑长城错备胡"则暗示了即使是伟大的工程也可能存在疏漏和不完美。这里可以将长城比喻为文化的壁垒,而"胡"则代表着外来的侵略势力。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呼吁人们要加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以防止其被破坏和遗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书籍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对于书籍的珍贵的认识,并呼吁人们要加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珍视。
小雨留春春未归,好花虽有恐行稀。劝君披取渔蓑去,走看姚黄判湿衣。
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春阳一以敷,妍丑各自矜。蒲萄虽满架,囷倒不能任。可怜病石榴,花如破红襟。葵花虽粲粲,蒂浅不胜簪。丛蓼晚可喜,轻红随秋深。物生感时节,此理等废兴。飘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
共我辞家似旅人,栽培莫怪倍殷勤。明年太昊城中色,来作齐安江上春。
丰凶不可问,疑入瘴乡春。高汉枯无润,刚风吹作尘。园林霜后色,樵牧雾中身。四望荒荒白,谁为洗日人。
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每因悲物故,还且喜身存。安得头长黑,争教眼不昏。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瘦觉腰金重,衰怜鬓雪繁。将何理老病,应付与空门。
君思曲水嗟身老,我望通州感道穷。同入新年两行泪,白头翁坐说城中。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