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九日寄维扬刘明仲》

扬舲瓜步背瓜洲,底处孤亭是玉钓。
蜡烛有心啼别夜,布帆无恙到南州。
黄华嘉节与何事,白发故人分取愁。
赖有沧江知客恨,长年西北望京流。

作者介绍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九日寄维扬刘明仲》是宋代贺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扬舲瓜步背瓜洲,
底处孤亭是玉钓。
蜡烛有心啼别夜,
布帆无恙到南州。

黄华嘉节与何事,
白发故人分取愁。
赖有沧江知客恨,
长年西北望京流。

中文译文:
九月九日,寄给维扬的刘明仲。
扬州的船只背负着瓜洲,
底下有座孤亭,那里是玉钓的地方。
蜡烛有心地啼叫着别离的夜晚,
布帆没有受损,到达了南州。

黄华和嘉节,与何事相关呢?
白发的故人分担了我的忧愁。
多亏了沧江,它了解客人的痛苦,
多年来,我一直向西北望着京城的流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扬州的景色,如瓜洲、孤亭和玉钓,以及蜡烛的燃烧和布帆的航行,展现了离别时的悲伤和不舍之情。

诗中提到的黄华和嘉节,可能指的是某种节日或庆典,但具体内容不详。白发的故人代表了长久的友谊,他们一起分享了忧愁和离别的痛苦。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沧江的感激,沧江了解他的客人之苦。诗人长年以来一直向西北望着京城的流水,可能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离别的伤感和友谊的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和未来的思念和期待。

  • 《悼芳洲忏首》

    烟渚春融岸碧绡,采兰人竞唱离骚。曲终翻作无生调,听著愁魂似雪消。

  • 《潭畔芙蓉》

    芙蓉花发满江红,尽道芙蓉胜妾容。昨日妾从堤上过,如何人不看芙蓉。

  • 《赠胡直内并寄夏自然》

    直内苦吟今贾孟,自然近作欲韦陶。曩时场屋犹无恙,前辈科名许独高。诗句孰能传海内,官衔仅足诧儿曹。雁门太守何为者,为道深衣胜紫袍。

  • 《苫庐》

    吾息乾坤之委气,吾身父母之委蜕。乾坤父母不易酬,身体发肤可轻弃。文学恨不随父终,视七尺躯鸿毛同。未容忘形礼制外,犹复假息苫庐中。万物莫移三载志,屋上有漏中无愧。蛇容有识宁受欺,鹤固非凡岂容伪。蛇为仰向鹤俯临,吾乡人始知吾心。朝誉未知乡誉重,人知不似天知深。

  • 《吊岳文二公二首》

    拟吊英雄酒一觞,二公什胆一冰霜。金人未殄将军死,宋事无成国土亡。湖上黄埃寒柏惨,沙场青血夜燐光。生刍一束新亭泪,千古兴亡说未央。

  • 《硖内》

    硖内收多雨,沙边惨积阴。龙吟殷地远。虹饮入江深。不作山林林去,非忧荆棘侵。经年困奔走,无力更登临。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