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篱黄雀惊,雪销春动草芽生。
土坡平慢陂田阔,横载童儿带犊行。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牛》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以牛为主题,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农田的生机。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日出东篱黄雀惊,
雪销春动草芽生。
土坡平慢陂田阔,
横载童儿带犊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黎明时分的一幅农田景象,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大地的复苏。诗中的牛象征着农田劳作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首句“日出东篱黄雀惊”,描述了太阳从东方升起,黄雀因此惊飞。这一景象表明了新的一天开始了,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接着的两句“雪销春动草芽生”,描绘了冬天的雪融化,春天的气息充盈,草芽开始生长。这一描写表达了大地的复苏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两句“土坡平慢陂田阔,横载童儿带犊行”,描绘了农田的景象。土坡平坦而缓慢,田地宽广。诗中的童儿驾着牛车,带着小牛一同前行,展现了农田劳作的场景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农田劳作,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大地的复苏。诗中的牛象征着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希望,展现了农田的生机和美好的未来。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河汉澈,碧霄晴。九华仙子以凡尘。凉夜山头吹玉笛,纤云卷尽月分明。
翠作浮洼玉作觞,连蜷浮动玉生香。手中风露分炎国,窃里乾坤入醉乡。满座争夸赛鹦鹉,可人曾忆盖鸳鸯。江长月白空痕在,一夜花神怨索郎。
老荷宽恩许退耕,丝毫无报亦何情。民贫乐岁尚艰食,道丧异端方肆行。党祸本从名辈出,弊端常向盛时生。古人骨冷青松下,谁起英魂与细评?
面目风霜,身心春阳。用杀活之手段,整宗祖之纪纲。秋生野水鱼潜稳,月在寒松鹤梦长。
老去茆檐只负暄,重烦冠缓到柴门。纡金何有功名望,束带岂堪宾客言。璀璨章身同赐马,差池接翼愧廷鵷。折腰重起平生愧,诿曰何知鹤在轩。
吟风丛竹有清音,如诉昏灯掩抑心。将欲梦谁今夜永,偏教囚我万山深。迮飞不着诗徒作,镊白多方老渐侵。便付酣眠容鼠啮,独醒自古最难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