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赋得数蓂》

将课司天历,先观近砌蓂。
一旬开应月,五日数从星。
桂满丛初合,蟾亏影渐零。
辨时长有素,数闰或馀青。
坠叶推前事,新芽察未形。
尧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作者介绍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作品评述

《赋得数蓂》是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数蓂落花,指的是在一棵蓂蔓上数落的花朵。诗人元稹以观察蓂蔓的生长变化为题材,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岁月更迭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将课司天历,先观近砌蓂。
我将要课时任天文历法,但我先观察近旁墙根上的蓂蔓。

一旬开应月,五日数从星。
十天的时间,开花的应该是月亮,五天则是数星星。

桂满丛初合,蟾亏影渐零。
桂花满丛开始合拢,圆月的阴影逐渐消失。

辨时长有素,数闰或馀青。
辨别季节的能力长久以来一直很敏锐,计算闰年是否多余。

坠叶推前事,新芽察未形。
落叶推动过去的事情,新芽察看未来的形态。

尧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从尧年开始至今的岁月,才有可能瑞气千年。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的观察和思考。诗中的蓂蔓被用作象征,通过观察蓂蔓的开花、叶落和新芽的形成,诗人抒发了对时间的感慨。他观察到月亮和星星的位置和阴影的变化,以及桂花的开放和落叶,通过这些细微的变化,他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诗人还提到了闰年的计算和岁月长久的经验,表达了他对时间流转规律的深刻认识。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提到了尧年和瑞气千年,暗示了时间的长久流转和岁月的积累。诗意深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手法,展现了唐代文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感慨之情,可称得上是一首优秀的诗词作品。

  • 《怀潘寒岩》

    别后空相忆,无书直至今。频年千里客,多事半生心。卯酒欺人醉,春诗带病吟。倚栏政无绪,一鸟过花阴。

  • 《杂曲歌辞·秋夜曲二首》

    天清漏长霜泊泊,兰绿收荣桂膏涸。高楼云鬟弄婵娟,古瑟暗断秋风弦。玉关遥隔万里道,金刀不翦双泪泉。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城乌作营啼野月,秦川少妇生离别。秋灯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 《感怀二十首》

    东邻有处子,文采何翩翩。高情薄世俗,入海求神仙。归来夸邻里,朱楼列绮筵。今日横波目,昔时流泪泉。

  • 《八关僧房遇雨》

    脱履坐明窗,偶至晴更适。池上风忽来,斜雨满高壁。深松含岁暮,幽鸟立昼寂。世故方未阑,焚香破今夕。

  • 《舟着浅》

    御风起帆如彍矢,不能万里犹千里。中流浪头屋高起,误入浅洲舟阁底。愚公不量欲移山,篙人伎穷客长叹。世言卒好好步难,何好一棹夷犹间。

  • 《喜雨》

    昨遣长须借踏车,小池须水引鸣蛙。今朝一雨添新涨,便合翻泥种藕花。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