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记梦》

众真绝妙拥灵君,晓然梦之非纷纭。
窗中远山是眉黛,席上榴花皆舞裙。
借问琵琶得闻否,灵君色庄妓摇手。
两客争棋烂斧柯,一儿坏局君不呵。
杏梁归燕语空多,奈此云窗雾阁何。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记梦》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众真绝妙拥灵君,
晓然梦之非纷纭。
窗中远山是眉黛,
席上榴花皆舞裙。
借问琵琶得闻否,
灵君色庄妓摇手。
两客争棋烂斧柯,
一儿坏局君不呵。
杏梁归燕语空多,
奈此云窗雾阁何。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梦中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梦中的景物和人物,表达了对梦境的感受和思考。诗人在梦中遇见了众多真实而奇妙的人物,却意识到这些并非真实世界中的纷纭景象。他看见窗外的远山如同女子的眉黛,席上的榴花宛如舞动的裙裾。他向琵琶询问是否听到了消息,灵君却是色庄的妓女摇手表示不知。两位客人争相下棋,砍柯斧砍得烂了,一个孩子搞砸了局面,但灵君却不责备他。杏梁上的燕子空空地多次归来,这个云窗雾阁是什么意思呢?

赏析:
《记梦》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技巧。整首诗以梦为题材,通过对梦境中的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虚幻、超脱现实的氛围。诗中使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更加隐晦深邃。

诗中的“众真绝妙拥灵君”一句,表达了梦中所见的奇异景象,显示出诗人的惊叹和震撼之情。但随后的“晓然梦之非纷纭”,却表明诗人对梦境的认识和觉醒,意识到这些景象并非现实世界中的繁杂纷纭。

诗中的窗外远山形容成眉黛,席上的榴花比喻成舞动的裙裾,展示了诗人对景物的独特感悟,将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融合在一起,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意境。

诗中出现的琵琶、灵君、妓女等形象,凸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和人情世故的思考。琵琶代表音乐的美妙,灵君和妓女则象征着世俗的浮华和虚幻。诗人对琵琶的询问和灵君摇手的反应,揭示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隔阂和冲突。

诗的最后两句“杏梁归燕语空多,奈此云窗雾阁何”,以杏梁上的归燕和云窗雾阁为象喻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困惑和迷茫。归燕的多次归来和云窗雾阁的出现,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境遇的疑问和不解。

整首诗以梦为主题,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传递了诗人对梦境的独特感悟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隐喻和比喻的手法,营造出超然幽远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迷离和超越现实的美感。

总的来说,黄庭坚的《记梦》以幻梦为主题,通过描绘梦境中的景物和人物,展示了诗人对梦境、音乐和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感悟。诗意深邃,意境幽远,给人带来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和思考。

  • 《泊鸭步》

    江流自在水风轻,云去天来半欲晴。雨岸东西三十里,李花独树隔江明。

  • 《过张司空庙》

    昔人博物岂虚传,自斸龙泉古狱边。今代司空应见惯,斗间何用气冲天。

  • 《建隆郊祀八首》

    丹云之爵,金龙之杓。挹于尊疊,是日沮酌。

  • 《向氏归来园》

    十亩江头地,今时靖节园。辋川惭画古,绿野谩名存。自有菊成径,何须花满原。是间无俗物,不用闭松门。

  •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

    欲晴欲雨天溟蒙,林塘淡荡摇春风。游丝落絮斗飞舞,野花芳草争青红。南园北园桑柘绿,村前村后啼布谷。蚕姑把叶祝丝多,田翁拜社祈年熟。

  • 《赠王逖》

    端笏事龙楼,思闲辄告休。新调赭白马,暂试黑貂裘。珠履迎佳客,金钱与莫愁。座中豪贵满,谁道不风流。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