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句》

惜日陶公宅,今为释子居。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词描述了对陶公宅的怀念,以及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了释子的居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惜日陶公宅,今为释子居。
珍惜陶公的宅邸,如今已成为了释子的居所。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陶公宅是一个象征着过去辉煌的地方,作者通过描述对它的珍惜,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然而,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了释子的居所,这也让作者感到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怀旧情怀:诗中的作者通过对陶公宅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之情。这种怀旧情怀使得诗词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2. 对现实的反思:通过描述陶公宅已经成为释子的居所,诗词中也透露出对现实的反思。这种反思可以理解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使得诗词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3.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首诗词是在宋代创作的,通过描述陶公宅和释子的居所,也可以理解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这种传承意味着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价值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陶公宅和释子居所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同时,它也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珍视。这些元素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厚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 《项羽庙》

    平生虎力鼎可扛,愤气不作咸阳降。江东子弟累千百,谁知国士元无双。一夕楚歌四面起,伯图未就人怀邦。自古功业有再举,何不隐忍过乌江。

  • 《二月将半雨过花盛开二首》

    最怜半见或不见,更惜欲开犹未开。树远祗疑随水去,枝低还似傍人来。不堪小蕊樽前落,可忍残红砌下堆。著尽工夫春自去,不须风雨恶相催。

  • 《山店(一作王建诗)》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 《诗》

    节运时气舒。秋风凉且清。闲居心不娱。驾言从友生。翱翔戏长流。逍遥登高城。东望看畴野。回顾览园庭。嘉木凋绿叶。芳草纤红荣。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收念还寝房。慷慨咏坟经。庶几及君在。立德垂功名。

  • 《送孙山长谒皮参政》

    授銊天教锦故乡,公心泉石不旂常。沙堤正自恐不免,野渡安能久退藏。羡子白刘从绿野,顾予鸡犬愧旌阳。衮衣会趁春风入,野服犹堪谒道傍。

  •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

    帝膺永福,功靡声有。既尊圣父,亦燕寿母。怡怡在宫,大典时受。彤管纪之,天长地久。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