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冬日杂书六首》

短景冰霜地,人稀豹虎村。
风连诸壑动,日带乱山昏。
浩荡空回首,萧条独掩门。
东周旧耆老,留滞饱知闻。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冬日杂书六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冬日杂书六首

短景冰霜地,
人稀豹虎村。
风连诸壑动,
日带乱山昏。

浩荡空回首,
萧条独掩门。
东周旧耆老,
留滞饱知闻。

译文:
短暂的景色覆盖着冰霜的大地,
人烟稀少的村庄里,豹虎也难寻。
寒风吹动着各个山壑,
太阳带着混乱的山色渐渐西沉。

广阔的世界空空回望,
荒凉的景象只有我独自关上门。
东周时期的老人们,
留守在这里,饱经沧桑,对世事了如指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冬天的景色短暂而冰冷,人们稀少,连豹虎也难以寻觅。寒风吹动着山壑,太阳的光芒逐渐消失,给人一种混乱和昏暗的感觉。

诗人回首望去,只见一片广阔的世界,但却是空荡荡的,只有他独自关上门。他描述了东周时期的老人们,他们留守在这里,经历了许多事情,对世事了如指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冬日的景色和人们的孤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冬天的寒冷和荒凉,以及人们的孤独和无助。诗中的对比和意象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冬天的严寒和人们的孤寂。

诗人通过描绘东周时期的老人们,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些老人们留守在这里,他们经历了许多事情,对世事了如指掌,他们的存在使得这个地方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冬天景色和人们生活状态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思考。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们生活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历史的思考。

  •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

    垂老区区岂为身,微言一发重千钧。始知不见高皇帝,正似商山四老人。

  • 《豫庵三端诗·龙竹》

    夭矫青池近,腾拿碧汉遥。微风鸣嶰管,轻雾映鲛绡。舞翠槐齐秀,蟠青松后凋。终须还直道,劲节自干霄。

  • 《秋日早朝(一作秋日候扇)》

    宵衣应待绝更筹,环佩锵锵月下楼。井转辘轳千树晓,锁开阊阖万山秋。龙旗尽列趋金殿,雉扇才分见玉旒。虚戴铁冠无一事,沧江归去老渔舟。

  • 《通化门外送别》

    屡别容华改,长愁意绪微。义将私爱隔,情与故人归。薄宦无时赏,劳生有事机。离魂今夕梦,先绕旧林飞。

  • 《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四十二韵》

    我祖传六经,精义思朝彻。方舟颇周览,逸书亦备阅。墨家伤刻薄,儒氏知优劣。弱植庶可凋,苦心未尝辍。中年慕仙术,永愿传其诀。岁驻若木景,日餐琼禾屑。婵娟羡门子,斯语岂徒设。天上生白榆,葳蕤信好折。实可反柔颜,花堪养玄发。求之性分外,业弃金亦竭。药化成白云,形凋

  • 《畏事》

    畏事偷安百不能,饭蔬聊得曲吾肱。旧交梦里时时见,宿疾秋来日日增。遣闷自鉏幽圃药,扶衰犹赖故溪藤。不因顾见鬅鬙影,全是深山退院僧。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