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十万众,日夜望南辕。
老马翻迷路,羝羊竟触藩。
武夫伤铁错,达士笑金昏。
单骑见回纥,汾阳岂易言。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铁错》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战乱时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壮举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貔貅十万众,日夜望南辕。
老马翻迷路,羝羊竟触藩。
武夫伤铁错,达士笑金昏。
单骑见回纥,汾阳岂易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诗中提到的"貔貅"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勇猛和力量。"十万众"表示众多的士兵,他们日夜望着南方的边界,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诗中还描绘了老马迷路、羝羊触藩的情景,这些细节展示了战乱时期的混乱和困境。"武夫伤铁错"表达了战士们在战斗中受伤的悲惨遭遇,而"达士笑金昏"则暗示了那些有智慧的人对于权力腐败的嘲笑。
最后两句"单骑见回纥,汾阳岂易言"则描绘了一个英雄孤身一人面对敌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英雄壮举的赞美。"回纥"是指北方的游牧民族,"汾阳"则是指一个地名,这两句诗意呼应,表达了英雄事迹的伟大和难以言传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壮举的赞美。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诗词更加生动有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庐甫里邻,顾瞻谁与游。掩荆乐鱼鸟,握管成樵讴。有客赏兹趣,柳下时停舟。自缔十年契,投簪不愿侯。一朝过我别,匪伊趋乐州。敢问何为尔,读书松竹幽。辇母远之官,谩作升斗谋。执手语劳役,挥杯忘献酬。离怀聿云悲,重来如此不。何当羽厥身,千里云悠悠。上下相追逐,赤城
黄泥墙北打门频,白发来辞喜气新。欲买鲜鱼饲花鸭,商量明日饯归人。
刁坞春回花满枝,沈溪梦断水盈池。遥知吊古经行处,落纸云烟总是诗。
一句超然,良马影鞭。道出语默,理合方圆。运斤之妙,宾主可怜。斲轮之伎,父子不传。莫将爻象兮相求龟壳,才落是非兮底事驴年。
秋入幽岩桂影团,香深粟粟照林丹。应随西母瑶池晓,染得朝霞下广寒。
鸾啼似作留春语,花飞斗学回风舞。红日又平西,画帘遮燕泥。烟光还自老,绿镜人空好。香在去年衣,鱼笺音信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