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雁西江远,无家寄万金。
乾坤风月老,沙漠岁年深。
白日去如梦,青天知此心。
素琴弦已绝,不绝是南音。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断雁》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断雁西江远,
无家寄万金。
乾坤风月老,
沙漠岁年深。
白日去如梦,
青天知此心。
素琴弦已绝,
不绝是南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孤独无依的旅行者的心境。断雁飞过遥远的西江,失去了归宿,无家可归,只能将自己的财富寄托于他人。岁月流转,风月更迭,但这位旅行者仍然孤独地在沙漠中度过岁月。白天如梦般逝去,只有苍穹知晓他内心的苦楚。他的琴弦已经断裂,但南音的美妙旋律却永不停息。
赏析:
《断雁》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旅行者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断雁象征着旅行者的命运,它飞过遥远的西江,失去了归宿,象征着旅行者的无家可归和无依无靠。诗人通过描绘旅行者的境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无情的思考。
诗中的乾坤风月老、沙漠岁年深等词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旅行者的孤独和岁月的流转。白日如梦般逝去,青天知晓旅行者内心的苦楚,表达了旅行者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两句“素琴弦已绝,不绝是南音”,表达了旅行者内心深处的坚韧和执着。即使琴弦已经断裂,但南音的美妙旋律仍然在旅行者的心中回荡,象征着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希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旅行者内心的描写,展现了旅行者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美好的追求。
嘉瑞生天色,葱茏几效祥。树摇三殿侧,日映九城傍。仙雾今同色,卿云未可章。拱汾疑鼎气,临渭比荧光。岂并春风旧,俄同圣寿长。微臣时一望,短羽欲翱翔。
宜春苑里报春回,宝胜缯花百种催。瑞羽关关迁木早,神鱼泼泼上冰来。
鸭馄饨小漉微盐,雪后垆头酒价廉。听说河豚新入市,蒌蒿荻笋急须拈。
清秋寿原上,诏拜承吉卜。尝读贞观书,及兹幸斋沐。文皇昔潜耀,随季自颠覆。抚运斯顺人,救焚非逐鹿。神祇戴元圣,君父纳大麓。良将授兵符,直臣调鼎餗.无疆传庆祚,有截荷亭育。仙驭凌紫氛,神游弃黄屋。方祗护山迹,先正陪岩腹。杳杳九嵕深,沈沈万灵肃。鸟飞田已辟,龙去
征帆西过忆匆匆,咫尺匡庐怅望中。天意留为今日计,春游恰与故人同。酒醒月落行侵晓,云断风来翠满空。识取庐山真面目,会来栽杏作仙翁。
拂衣去城市,信步踏晴泥。草意春风蚤,松阴野日西。语长忘路远,行近觉山低。更欲迟来此,穿林听鸟啼。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