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爱酒得之天,岁晚还吟止酒篇。
日醉得非促龄具,只今病渴已三年。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止酒》
渊明爱酒得之天,
岁晚还吟止酒篇。
日醉得非促龄具,
只今病渴已三年。
中文译文:
深明深爱酒,这是上天所赐,
年岁渐长,我将吟咏《止酒篇》。
白天醉倒,不是因为年纪老迈,
如今我患上了三年的病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辛弃疾的作品,以自身的饮酒习惯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矛盾情感和对酒的戒断之痛苦。
第一句"渊明爱酒得之天",渊明是辛弃疾的字,表明诗人深深地热爱酒,并将这种热爱看作是上天所赐予的。
第二句"岁晚还吟止酒篇",描述了诗人年岁渐长,意识到酒对自己的危害,决心写下《止酒篇》来警醒自己。
第三句"日醉得非促龄具",指出诗人即使在白天也会醉倒,不是因为年纪老迈,而是因为酒瘾难控制。
最后一句"只今病渴已三年",表达了诗人因酒瘾导致的病渴已经困扰了他三年之久,强调了他对酒的戒断的痛苦和困难。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矛盾心理和对酒瘾所带来的困扰的深刻认识。诗人意识到自己对酒的过度依赖和对身体健康的伤害,同时也表达了他想要戒酒的决心和对戒酒过程的痛苦的描绘。这首诗以自传体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身弱点的坦诚。
池阳去去跃雕鞍,十里长亭百草干。衣袂障风金镂细,剑光横雪玉龙寒。晴郊别岸乡魂断,晓树啼乌客梦残。南馆星郎东道主,摇鞭休问路行难。
南望衡阳积瘴开,去年曾踏雪游回。谩为楚客蹉跎过,却是边鸿的当来。乳窦孤明含海日,石桥危滑长春苔。终寻十八高人去,共坐苍崖养圣胎。
催花一霎雨依微,芳迳泥香草色萋。可是一春天气冷,牡丹开了未莺啼。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诧老时。金玉过从旧朋友,糟糠欢喜老夫妻。瓦烧酒盏连醅饮,纸画棋盘就地围。六十六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天工谬巧,恁平地、推出崚嶒岩壁。虎跃龙骧飞凤翥,疑道补天馀石。洞壑穿云,来今往古,知是谁开辟。千年兰若,林峦隐映金碧。我兴邱壑尤长,朅来此境,惯蹑登山屐。适意人生随处好,何必岘南阳峄。谢傅东山,裴公绿野,俯仰俱陈迹。何如轻举,廓寥云外横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